第一章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四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列强攫取中国海关管理权的过程。2.了解赫德其人。3.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关税状况。4.掌握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的形式。5.掌握列强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方式。6.了解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掠夺的其他方式。德育目标通过学习西方列强攫取中国海关管理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使学生认识海关及关税在保护一个国家,尤其是落后国家经济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为繁荣祖国经济而勤奋学习的精神。能力目标1.通过指导学生掌握列强攫取中国海关管理权的过程,培养学生以时间和空间线索把握历史过程的能力。2.通过分析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情况,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列强攫取中国海关管理权。●教学难点鸦片战争后列强摧垮中国的自然经济,打开中国市场的情况。●教具准备投影仪。●教学方法1.讲读法:教师提问→学生阅读→学生回答→教师讲评。2.讲述法:对一些概念性问题,由教师做简单的解释。3.讨论法:由学生对一些开放性问题展开讨论,再由教师进行总结、讲评。●课时安排一课时●从容说课这是介绍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一节专题课,又是学生进入高一年级后的第一节阅读课,因此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及具体操作方面,应有别于前三节课。经济现象不同于具体的历史事件过程,教师应向学生准确解释一些基本的概念,必要时应进行深入浅出的例证说明。对于西方列强攫取中国海关管理权的过程,可着重让学生复述,然后分析海关管理权的丧失及低关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对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情况,可先指出总体情况,之后可结合适量的练习题使学生具体掌握,并注意指导学生形成理性认识,最后可从理论上向学生阐述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这两个经济概念。对于列强在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原因,可模拟一些具体的场景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之一:导入语例示用心爱心专心1前面,我们学习了两次鸦片战争的基本史实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通过学习我们知道,西方国家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大门,向中国输出商品、掠夺原料,最终将中国变成其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那么,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60年代,西方国家是怎样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呢?我们又将如何看待那个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呢?今天,我们将就这些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学习、较为理性的认识。之二:情境式导入(选取一段19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某一商人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商活动的影视资料片断,以多媒体方式向学生显示,之后问学生从中能看出什么样的新经济现象,在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自然导入新课的学习。)[板书]第四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鸦片战争~19世纪五六十年代)[教师提问]在现代经济贸易关系中,作为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保护本国经济的重要保证是什么?[学生回答]有一个强大、自主的海关,执行合理的关税税率。[教师过渡]通过《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西方列强已经取得了协定关税之特权,接下来,他们为了使自己的商品以优势地位更顺畅地进入中国市场,采取了控制、改造中国海关的措施。[板书]一、列强攫取中国海关管理权[教师提问]西方列强夺取中国海关管理权并不是通过一件事就完成的,而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现在请一位同学阅读教材后简要复述这一过程。[学生回答]第一,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关税协议;第二,1853年外国侵略者借镇压小刀会起义之机,夺取了上海海关管理权;第三,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将上海海关制度推广到各通商口岸,聘请英国人“总司其事”;第四,1863年清政府任命赫德为中国海关总税务司。[板书]1.过程:1840→1853→(1856~1860)→1863[教师提问]总理衙门任命英国人为海关总税务司,对中国造成的最大危害是什么?[学生回答]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看教材P16表格所示数据,回答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在列强逐步控制中国海关管理权的过程中,中国进口货物,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