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2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是具有竖直方向的初速度,并且在只受重力作用时所做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g。(2)理解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3)会将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分解为匀减(加)速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两个过程,并会求解有关的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1)经过交流与讨论,知道竖直方向上的抛体运动是重力作用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2)通过对竖直上抛运动的分析,掌握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步处理和整体处理的方法。(3)通过具体例题的分析、比较,得到竖直上抛运动的特点,学习比较、归纳等思维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将竖直下抛和竖直上抛运动进行比较,使学生的比较思维得到训练,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2)通过竖直上抛运动的分析,使学生了解到竖直上抛运动的特点,从而感受到物理学中的对称美。(3)通过对具体实例的分析,让学生感受到抛体运动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鼓励学生形成学以致用的习惯。(4)通过对具体问题画草图的训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教学方法:启发训练归纳法。三、重点、难点:1、是使学生掌握竖直上抛运动的特征和规律,在熟练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分析运算的基础上,掌握竖直上抛运动中物体运动时间、位移和速度等物理量的变化及运算。2.在竖直上抛运动的运算过程中,可将上升和下落两个过程看成一个统一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学生不易接受。同时,设定正方向,严格运用物理量正负号法则在运算中至关重要,是个难点。四、教学用具:投影仪、投影笔、自制投影片。五、教学过程:课题引入:杂技演员表演抛球,他们可以同时扔三个以上小球而不使任何一个落地(PPT显示示意图)我们现在假设他每隔0.4秒抛出一个球,接到球便立即把球抛出,已知除抛接的时刻外,空中有四个小球,把小球在空中的运动看成是直线运动的话,杂技演员应该把球抛多高?如果五个球呢?又应该要抛多高?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两个定义:一:竖直下抛运动用心爱心专心1.定义: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竖直方向下下抛出,仅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叫竖直下抛运动。(补充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物体仅在重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用粉笔演示竖直下抛和自由落体运动)2.学生回答并完成下表不同点相同点初速度运动规律运动方向:受力特点:运动性质:自由落体运动V0=0Vt=S=竖直下抛运动V0(不等于0)Vt=S=比较其异同后得出:竖直下抛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3.运动规律:Vt=v0+gtS=v0t+1/2gt2Vt2-v02=2aS二:竖直上抛运动1.定义:把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竖直方向向上抛出,仅在重力作用下物体所做的运动叫做竖直上抛运动。条件:(1)初速度竖直向上;(2)只受重力作用。2.讨论与交流:(利用PPT演示,对竖直上抛运动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进行分析,清楚上升和下降过程中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方向。)3.小结:竖直上抛物体在上升到最高点过程中,速度方向向上,加速度方向向下,物体做匀减速度直线运动;到最高点速度为零,加速度竖直向下;再从最高点下落过程中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4.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初速度不为零的,加速度为-g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用心爱心专心3.处理竖直上抛运动问题的两种思路和方法(1).分步处理:上升过程是初速度为,加速度为,末速度的匀减速度直线运动来;下降过程是自由落体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2).整体处理:将全过程看作是初速度为、加速度为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进行计算。三、讨论交流课前提出的问题。四、课堂练习:1、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到达最高点时()A.具有向上的速度和向上的加速度;B.速度为零,加速度向上;C.速度为零,加速度向下;D.具有向下的速度和向下的加速度。2、从地面以3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球,若不计空气阻力,取,则小球运动到距地面25m时所经历的时间可能为()A.1SB.2SC.4SD四、作业课后4用心爱心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