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宋明理学》教学设计(3)VIP免费

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宋明理学》教学设计(3)_第1页
1/5
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宋明理学》教学设计(3)_第2页
2/5
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宋明理学》教学设计(3)_第3页
3/5
[名校联盟]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宋明理学》教学设计(3)【课程标准】列举宋明儒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分析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探明宋明理学的历史价值和社会影响。2.结合教材内容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知识梳理部分,加深对宋明儒学发展过程的认识。指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析宋明理学与传统儒学的异同。引导学生学会用阅读法、比较法、合作探究法等方法把握相关重难点知识。3.通过对宋明理学相关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的理解。认识不同文化的互补可以促进思想文化的发展。初步培养积极应对现实社会与文化问题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树立远大的社会与人生理想。【重点难点】宋明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各阶段的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是本课重点。师生共同探究分析理学对儒学的新发展是本课的难点。一、【导入】最近,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强国”的战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怎样建设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这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课题。弘扬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途径。先秦遗风、汉唐气象、宋明风韵,五千年文脉涵养出泱泱中华。孔子、孟子、朱熹、王阳明……一个个满腹经纶的儒学大师,穿过历史的迷雾,向我们走来。理学大师朱熹曾游学湖南,在岳麓书院开讲,并手书“忠孝廉节”四字碑刻(忠君爱国、孝顺父母、廉洁奉公、气节操守)。“忠孝廉节”是宋明理学最基本的人伦道德准则,也是理学家们试图重建儒学精神价值的一个重要表现。宋明理学在成功回应佛道的同时使儒学重归正统。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宋明理学家,一起去感悟理学的精神和智慧。二、知识体系(一)背景北魏时期的龙门石窟是当时佛教盛行的写照。江苏茅山是道教的“第一福地”,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佛道的盛行,使儒学面临挑战。但儒学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三教合一”趋势出现,一方面反映了儒学在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到宋1龙门石窟茅山万福宫三教图朝时,儒学家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同时,他们又冲破了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佛道思想来阐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二)内容1.知识梳理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代表主张世界观伦理观方法论哲学范畴影响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主张先有理后有物。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陆王进一步提出“心即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二者的共通之处都强调理,区别在于一个是“心外”,一个是“心内”。“二程”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人伦者,天理也”。朱熹更是强调,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它是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特殊的道德关系。五常是指五条准则,即仁、义、礼、智、信,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朱熹还指出,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具有仁、义、礼、智等美德,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所以强调“存天理,灭人欲”。“二程”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认为“物皆有理”,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朱熹更认为“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陆王“心学”主张内心反省,“致良知”与“知行合一”。2.合作探究⑴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材料二:其(理)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材料三:诚意、正心、致知、力行、思诚、明善。材料四: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①在理学家看来,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它涵盖了哪些方面?世界的本原是理。它涵盖了宇宙、社会和个人三个方面。②朱熹认为“理”的核心是什么?请指出其具体表现。朱熹认为“理”的核心是伦理道德,具体表现是“三纲五常”。③结合材料四,分析朱熹把伦理道德上升到天理高度的原因?朱熹把伦理道...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高二历史《宋明理学》教学设计(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