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智取生辰纲1》教案教学课题总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分析作品的叙事线索和杨志的思想性格。教学难点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设计意图时间安排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我们周围许多同学都比较喜欢收集印有《水浒》中梁山一百单八好汉图像的精美画片,收集较全者往往引以为豪。我想,大家欣赏的不仅是画片,更主要的是佩服这些好汉的英雄豪气。梁山好汉们殊途同归,但他们各自的出身、地位、命运、投奔梁山的动机却不尽相同。他们当中不乏武艺高强、具有一定教养的军官,青面兽杨志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今天我们就来阅读、学习杨志命运转折的关键一节。二、指导自学。1、把握主要人物、主要情节教师明确:主要人物:杨志、老督管、虞侯、军健;吴用、白胜、公孙胜、刘唐、阮氏三兄弟主要情节:杨志押送生辰纲,晁盖、吴用等人设计夺取生辰纲。教师明确:双线结构:杨志押送金银担----明线学生认真倾听学生说说《水浒》中英雄人物的故事学生速度课文,找出文章中的主要人物及主要情节学生分析两派人物之间的关系学生自主探究学生自主考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通读文章,让学生迅速找出文章的主要人物理清文章的故事情节,找出文章的线索为下一步分析3分10分吴用智取生辰纲----暗线2、课文中有哪些矛盾冲突?明确:杨志押送与晁、吴等人夺取的矛盾冲突----主要矛盾冲突杨志与军健、虞侯、老督管之间的内部矛盾冲突----次要矛盾冲突三、点拨、交流与探究。紧扣住“智”,分析小说中的个体形象和群体形象,体会作者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的方法。A、个体形象:杨志1、杨志有没有“智”?他的“智”体现在哪里?从文中找出来并概括。2、杨志为什么要这样做?3、概括杨志的性格特征:4、杨志为什么会失败?指名发言,讨论发言后归纳明确:明确:更变起行时间;催促军健赶路;斥责虞侯顶撞老督管;三问枣客;警惕卖酒者。学生小组讨论后发言:一方面是杨志为人谨慎的表现;另一方面因为这次押送是他唯一的机会,他一心想做官,想飞黄腾达,光宗耀祖。害怕担当责任,只为自身考虑,不顾及其他人的感受,可见他十分自私。讨论探究后明确:精明、能干、蛮横、刚愎自用、自私、官迷;杨志致命的弱点,则是不善带兵,不善处理关系。小组合作后归纳:主要是杨志一方内部的分崩离析,杨志与军健、虞侯、老督管的矛盾冲突十分尖锐。其中最关键的是杨志与老督管的矛盾,老督管实际上是梁中书的代表,梁中书只是看中杨志的高强武艺,是在利用杨志以确保生辰纲的安全,并非真心识才任用。以杨志一人的“智”对晁盖等八人的“智”,以不团结的集体对团结的集体,这导致杨志最终失败的必然性。人物的性格特点作铺垫学生通过讨论探究,了解杨志的“智”的体现,杨志这样做的原因及杨志的性格特点及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讨论与合作探究的能力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群体形象刻画与个体形象刻画的区别25分群体形象----------晁盖、吴用等八位英雄5、根据课文内容概括出晁、吴等人的“智”主要体现在哪些地方。教师(播放《水浒传》的精彩片段,创设情境)明确:乔装打扮------消除杨志的戒心酒为诱饵------难以抗拒的诱惑巧妙卖酒------天衣无缝的计策[卖而不卖----喝酒买酒----饶酒夺酒----巧下蒙汗药(欲擒故纵)]四、课堂小结:通过这样一场“智”的激烈斗争,我们在小说中清楚地看到了不同类型的矛盾冲突中不同的人物形象,这里有个体形象,又有群体形象,作者把他们放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去展现自我,并且通过人物自身的语言、行动刻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五、布置作业: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概括出晁、吴等人的“智”主要体现在(1)智用天时----酷热的天气(2)智用地利----山冈树林(3)智用矛盾----杨志的内部矛盾(4)智用计谋学生欣赏视频片断再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分5分板书设计《智取生辰纲》〉主要人物:杨志、老督管、虞侯、军健;吴用、白胜、公孙胜、刘唐、阮氏三兄弟主要情节:杨志押送生辰纲,晁盖、吴用等人设计夺取生辰纲。双线结构:杨志押送金银担----明线吴用智取生辰纲----暗线课在导入新课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