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课题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7)VIP免费

课题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7)_第1页
1/16
课题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7)_第2页
2/16
课题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7)_第3页
3/16
课题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纤维素纤维二糖葡萄糖C1酶Cx酶葡萄糖苷酶1、组分:至少包括三种组分2、作用过程:(一)纤维素酶(一种复合酶)即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纤维素酶活性的测定实验实验验证纤维素酶的作用实验组对照组结果滤纸崩溃法在一支试管中添加纤维素酶,另一支试管不添加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活性的测定实验(一)筛选方法:刚果红染色法颜色刚果红纤维素该方法可以通过反应接筛选。(二)筛选原理:四种纤维素分解菌在刚果红培养基上形成的透明圈透明圈: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故可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当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很高时,可以省略选择培养第三步梯度稀释(参照课题1P19)第四步涂布到鉴别培养基1.制备鉴别培养基:涂布培养:鉴别培养基3个,不含纤维素的培养基3个2.接种方法:稀释涂布平板法将稀释度为104--106的菌悬液各取0.1mL涂布在培养基上,30℃倒置培养能把未和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的刚果红洗掉,最终便于观察透明圈。可以不灭菌本实验流程与尿素分解菌的分离实验流程有哪些异同?尿素分解菌的分离实验流程是将土样制成的菌悬液直接涂布在选择培养基上;本课题通过选择培养使细菌增殖后,再涂布在鉴别培养基上。其它操作基本基本相同。(一)复习微生物技术涉及的生物技术主要有:培养基的配置、无菌操作技术、稀释涂布平板法、选择培养基的作用、土壤取样等。(二)选择培养的操作方法土样加入装有30mL选择培养基的锥形瓶中,将锥形瓶固定在摇床上,在一定温度下振荡培养1-2d,直至培养液变混浊,也可重复选择培养。(1)鉴定原因:由于形成透明圈的菌落与其他微生物菌落出现混杂现象,而且产生透明圈的菌落可能是产生淀粉酶的微生物,也可能是降解刚果红的菌种。分离得到的纤维素分解菌的鉴定(2)原理:需要进行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实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实验验(4)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对纤维素酶分解滤纸等纤维素后所产生的(3)纤维素酶的发酵方法: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课题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