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学习目标】1.理解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转变的基本观念;2.理解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调整的主要行为;3.理解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及其主要途径;4.掌握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自主学习】(“六加一”课堂教学中第一个环节“导”由教师自主完成;此学案中“自主学习”即为第二环节“思”,这部分建议学生务必课前预习完成,课堂上直接快速对答案,重点知识稍加讲解)一、转变观念1、发展观(1)传统发展观:发展就是,国民生产总值(GNP)成了衡量发展的一个标志。(2)可持续发展观:追求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包括的改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人的的提高、的改善、科学技术的。2、资源观(1)传统资源观:资源是的,资源的价格是资源开发利用所耗费的的反映。(2)可持续发展资源观:重新认识和评价自然界对人类的,并在经济系统中加以核算。3、环境观(1)传统环境观:忽略的价值。(2)可持续发展价值观:重视能源和原料的使用方式,减少,杜绝浪费,减少排放。4、伦理道德观(1)传统伦理道德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约束。(2)可持续发展道德观:人类不是的中心,二是自然界上的一个环节,人类必须与其他生物保持与的关系。5、消费观(1)传统消费观:鼓励,以刺激生产;产生了资源短缺、和生态破环现象。(2)可持续发展消费观:生产时尽量少、多,在消费时尽可能多、少。二、调整行为1.政府行为(1)概念:政府行为是国家的管理行为,诸如、、法规和并组织实施等。(2)对环境影响:政府的,尤其是涉及资源开发利用或经济发展的规划行为,会对环境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2.市场行为(1)概念:指各种市场主体包括企业和个人在支配下,进行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行为。(2)全面推进,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3.公众行为(1)概念:指公众在日常生活中诸如、居家休闲、旅游等方面的行为。(2)对环境影响:随着人口的增长,特别是人们的提高,对环境的影响在环境问题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3)倡议:三、加强国际合作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建立真正的全球伙伴关系。2.《21世纪议程》明确了世界各国对于保护地球“”责任原则。四、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1.循环经济①概念:建立在物质不断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②手段:环境技术。③核心:提高效益。④资源利用方式:环境友好。⑤原则:资源输入、资源和废弃物。⑥目的:实现经济活动的。2.工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清洁生产①环境效益:实现资源的利用,控制了大部分污染,减少工业污染的。②经济效益:有利于和调整。3.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生态农业①原理:的观点②方式:调整原有生产结构,发展种植业与、、、相结合,协调各层关系③目的:形成和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交流探究】(“交流探究”部分包括了“六加一”课堂教学中的“议、展、评”三部分首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探究问题进行讨论,讨论结束,小组选出代表进行发言回答问题或者上前台展示讨论成果,学生展示结束后教师总结点评)探究一:材料:清洁生产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产方式,下图是“我国河南某酒精厂的清洁生产流程图”(1)清洁生产属于哪种社会行为的调整?其主体是什么?(2)清洁生产与传统生产的主要不同点是什么?(3)该酒精厂是如何实施清洁生产的?(4)结合自己的理解,谈一谈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有什么意义?探究二:材料一漫画:颁奖会材料二近百年来,工业化快速发展,人类涉足的疆域迅速扩张,上天、入地、下海……这些梦想实现的同时,也带来了资源过渡消耗的问题。今天,油荒、电荒、气荒、粮荒,世界经济发展陷入资源匮乏的窘境。(1)读材料一,图中几家企业正在接受颁奖,你能发现这些企业有什么特点?(2)这幅漫画揭示了什么问题?(3)结合材料二,试分析造成资源匮乏的原因是什么?我国必须实施什么发展战略,坚持什么基本国策?(4)中国建设和谐社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原因是什么?【课堂练习】1.下列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①使用再生纸②垃圾分类回收③自备篮子或布袋购物④将旧衣物、玩具、书籍捐赠给需要的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两名小学生针对大街小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