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西双版纳》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培养学生“动笔动嘴”的良好习惯,感受美、表现美、品味美。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堂“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彩云在飘荡。”提起神奇秀丽的西双版纳,谁能不为之心驰神往!西双版纳位于中国云南省南端,她美丽、富饶、神奇,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西南边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那“美丽的西双版纳”二、走进西双版纳(感受美)自学指导: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文中写了哪些美丽的景观?(5分钟后请同学们来回答)三、互动交流:介绍西双版纳(表现美)请同学仔细阅读课文,选择西双版纳的一处景观写一段导游词,向同学们介绍。“欢迎各位来到神奇秀丽的西双版纳,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介绍景观名称和特点。8分钟后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说得最生动,最吸引游客。)四、品味语言:(品味美)本文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感情色彩,真正做到景美、人美、语言美的特点。请同学们找出并有感情地朗读文中你喜欢的语段,并作出适当的评析,或说说你的感受我很喜欢文中的(哪一段的词语、句子皆可)因为我觉得(可从语言、修辞、句式、感情等方面加以品析)例:(1).“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彩云在飘荡。”提起神奇秀丽的西双版纳,谁能不为之心驰神往。我很喜欢文中的“神奇秀丽”,我觉得作者用此词来概括了西双版纳的景物特征,文中的“心驰神往”写出了人们对西双版纳的神往。(2).我很喜欢“热带雨林中,有很多藤状植物,像蛇一样缠在大树上。”我觉得这句话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具体描述藤状植物的形状,给人以神秘感。五、总结:作者通过亲身游览美丽的西双版纳,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西双版纳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和质朴意深的民俗风情,向我们介绍了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六、过渡:西双版纳是我国的风景胜地,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朴质意深的民俗风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融合,可写的材料实在太多太多了。但本文作者却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段,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五个片段,用五个小标题来表达。每个小标题都由五个字组成,句式整齐、结构匀称,五个小标题从五个方面突出了总标题“美丽的西双版纳”中的“美丽”二字。请同学们思考:如果把五个小标题抽去,表达效果会有什么不同?(如果把五个小标题抽去,就不能做到重点突出,以斑窥豹,条理清晰,给人鲜明的印象。)七、当堂训练:请同学们学习作者的写法,截取游览的几个片断并用小标题的形式来表现我们当地的美丽风景人情。八、回家作业:1、摘抄文中你喜欢的语句。2、预习《蓝蓝的威尼斯》。教学反思:这篇课文选得非常好,学生对不了解的事物总是充满了好奇和探索欲。所以预习课文的时候,他们搜集了很多资料,上课的时候谈及云南的风土人情的时候孩子们如数家珍,滔滔不绝,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这样的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值得反思。《美丽的西双版纳》当堂训练一、文章主要描绘了哪些景观?二、请同学仔细阅读课文,选择西双版纳的一处景观写一段导游词,向同学们介绍。“欢迎各位来到神奇秀丽的西双版纳,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三、请同学们找出并有感情地朗读文中你喜欢的语段,并作出适当的评析,或说说你的感受。我很喜欢文中的(哪一段的词语、句子)因为我觉得(可从语言、修辞、句式、感情等方面加以品析)四、上周六我们去了美丽的宜兴龙背山游览,请同学们学习作者的写法,截取游览的几个片断并用小标题的形式来表现美丽的龙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