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下峪镇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词五首教案1新人教版时间参加人员地点主备人课题词五首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了解词人的生活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了解词的不同艺术风格和两大流派。⑵背诵词五首。2.过程与方法:⑴.训练朗读,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⑵.引导学生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⑶.学习运用比较法鉴赏诗词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跨越时空,同古人心灵交融。理解古人的情思,学习他们那种为追求理想、报效国家而甘于献身的传统精神和求真求美的创作态度。重、难点即考点分析教学重点1.品味五首词的节奏美、语言美、意境美。理解诗词中蕴含的情感。2.理解词人不同的创作风格。教学难点掌握比较鉴赏法,提高学生对词的感悟、鉴赏能力。课时安排2教具使用教学环节安排备注第一课时[教学要点]重点鉴赏《望江南》《武陵春》。利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朗读,感受作品的音韵美、节奏美;整体感知,理解词意;激发学生想象,用描述性的语言再现词的画,品味词作的意境美;比较两首《词五首》的五位词作者代表了词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望江南》是中晚唐词体初兴时词,把握婉约词的风格特点;延伸拓展,深化对婉约词的风格的理解。[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词发展到宋代,面对被唐人推到顶峰的诗歌创作,宋人独辟蹊径,把词这种文学样式演绎得更加完美,宋词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又一颗璀璨的明珠。今天,让我们在词的海洋里尽情遨游,做一次艺术的巡礼吧。二、资料助读教师分发文字资料,资料内容如下:1.关于温庭筠和花间词派温庭筠(公元812~8707)本名歧,字飞卿,太原祁县人。他精通音乐,文思敏捷,传说他作诗,八叉手而成八韵,故有“温八叉”之称。他年轻时行无检束,生活放荡,长期出入歌楼妓馆,不为统治者所喜。他屡试不第,却常替人代作文。温庭筠是唐代诗人中第一个大量写词的人。他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奠定了词这种文学样式在文坛上的地位。他的词“多写闺情”,较少政治内容,极尽“艳丽”之能事,花间词派尊他为“花间鼻祖”。花间词派:五代西蜀的一个词派。以后蜀赵承祚所编《花间集》而得名。词在晚唐。此派尊温庭筠为鼻祖,以韦庄成就最高,写闺情,写离别相思,风格绮丽,在当时颇有影响。2.婉约派:我国古代词人,大致可分为“婉约词派”“豪放词派”两大派。婉约派以秦观、李清照为代表,在内容上坚持“词庄词媚”的主张,多以艳情为题材;在形式上则以蕴藉雅正见长,严守音律,讲究含蓄,语言精丽而清新,情思曲折而真切。风格委婉、绮丽。此派对词坛影响很大,在词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期的一篇名,这是一首闺词,表现了一位因爱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全词言简意丰,景物层出,情感起伏,用浯质朴而含蓄,风格清新明快,足是一首典型的婉约词作。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充分体味词间的画面美、意境美、语言美、构思美。以拟写电影脚本的形式再现画面美、意境美;以自主品味、合作讨论的形式鉴赏精练的语言、新颖的构思和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武陵春》是李3.李清照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宋代著名女词人。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她的词以南渡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词以歌颂诚挚的爱情为主要内容,如《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极委婉含蓄地表达了闺中的寂寞和离情。后期词主要表达她个人的不幸遭遇,写得深沉哀痛。三、师生共同赏读《望江南》1.指导朗读,整体感知。(1)学生自行读。(2)选一男生示范朗读,教师提示语速及重音。(3)学生练习朗读,要读得情真意切,忧伤邈远。2.解读词句,理解诗意。学生对照注释,疏通问句,感知词意。学生交流,明确:这是一首闺怨词,描写一个女子盼望爱人归来的一片痴情。“梳洗罢”一句概括了思妇在倚楼眺望之前用心梳洗修饰的经过和急切盼望重逢的心情。“独倚望江楼”写思妇独自一人斜靠在江楼上眺望归人。“过尽千帆皆不是”写出了思妇喜愁相伴的心理活动,江上船只来往不断。归人有盼;然而船只少留难驻,悠悠前行。“斜晖脉脉水悠悠”一句转入写景;夕阳余晖斜拂江面,绿水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