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定律章节(课题)名称欧姆定律复习(二)学时2总课时三维目标知识技能1、知道电阻的概念、知道决定电阻大小因素;2、知道变阻器的原理、会使用变阻器;会对电阻箱进行读数;3、理解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知道并联的总电阻,会运用串、并联电路的知识分析解决简单串、并联问题.过程方法理解欧姆定律、会用伏安法测电阻、能熟练运用欧姆定律分析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谨慎的态度项目内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通过典型题例讲解和练习教学难点伏安法测电阻及误差分析可通过实验视频或再次实验让学生切身感受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札记重难点例题分析例1、关于公式R=,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的电阻就越大B.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小C.导体的电阻在数值上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之比D.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解析: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截面,还与温度有关,而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无关。公式R=只是电阻的一个计算式,而不是电阻大小的决定式。同一段导体,加在其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它的电流也增大,但电流与电压的比值不变。故正确答案为C。例2、如图7-3,是典型的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图,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请你判断A表和V表的变化。分析:本题中,为了分析表达的简洁,我们约定一套符号:“→”表示引起电路变化;“↑”表示物理量增大或电表示数增大;“↓”表示物理量减小或电表示数减小。P右移→R↑→R总↑→I↓→A表↓。RL不变→IR1↓→UL↓→UR↑V表→↑。解答: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A表示数变小,V表示数变大。例3、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V时,通过的电流为0.1A,若将导体两端的电压再增加3V,通过导体的电流是A,则该导体的电阻为;若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则该导体的电阻为。解析:根据欧姆定律知,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后来的电压9V是原来电压6V的1.5倍,后来的电流应为原来电流0.1A的1.5倍,即0.15A.根据欧姆定律公式的推导式R=,代入数据并运算,得到电阻值为60Ω.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属性,其大小与两端的电压无关,所以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时,电阻仍为60Ω。答案:0.1560Ω60Ω例4、一个小灯泡的电阻是8Ω,正常工作时的电压是3.6V,现在要把这盏灯直接接在4.5V的电源上能行吗?怎样做才能使这盏灯正常发光?分析:比较电源电压和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就可以的出第一问的答案。解决第二问时,先用欧姆定律算出灯正常工作的电流,再用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求出与灯串联的电阻两端的电压,最后求出串联电阻R的图7-2大小。(也可以算出总电阻后,由串联电路电阻的特点求出串联电阻R的大小)。解:电源电压:U=4.5V灯泡正常工作的电压:UL=3.6V U>UL∴把这盏灯直接接在4.5V的电源上不行,应串联一个电阻R0。电路中的电流电阻R0两端的电压U0=U-U1=4.5V-3.6V=0.9V需要串联的电阻例7、如图7-6所示电路中,R1=20Ω,电路总电阻为12Ω,电流表示数为0.3A,请计算:(1)电源电压;(2)电阻R2的阻值。解析:根据R1和电流表的示数,由欧姆定律可以求出电源电压,R1、R2并联后的总电阻知道,可以求出总电流,再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求出R2中的电流,再由欧姆定律可以求出R2的值。R2的值也可以由并联电阻规律求。图7-6解;(1)R1中的电流:I1=0.3A电源电压:U=I1R1=0.3A×20Ω=6V(2)总电阻:R=12Ω总电流:I===0.5AR2中的电流:I2=I-I1=0.5A-0.3A=0.2AR2的阻值:R2===30Ω例5、如图7-7所示电路,电源电压4.5V不变,电阻R1=,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3V,为了使两表均不烧坏,求变阻器允许的取值范围。解析:与欧姆定律有关的考题,数“求变阻器阻值变化范围”问题难度大些。通常既要考虑电路中电表的安全,又要考虑电路元件的安全,一般需联立一个不等式组来解决。解:要电流表不烧坏,电路中的电流不能超过0.6A,即:①要电压表不烧坏,R2两端的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