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章节(课题)名称物态变化复习(二)学时1总课时18三维目标知识技能1.知道六种物态变化和各种变化中的吸、放热情况,能列举生活及自然界中六种物态变化的实例,特别是自然界中水的三态变化,能够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的相关现象。2.探究物态变化过程。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过程方法1.通过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过程、水的沸腾实验以及碘升华和凝华实验的多媒体课件演示,一方面回顾探究实验的过程,另一方面对科学探究中实验设计方法进行训练,用图像法来直观表达实验现象进行归纳。2.通过物态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本章知识的概括,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复习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三对紧密相关的互逆过程,认识到物质运动变化形式是多样的,任何一种运动变化都有规律、有意识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研究自然科学时的审美意识。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服务于生活的意识。学生特征分析学生能把知识串起来,效果会更好,我也试图尝试在今后的复习中努力这样做。由于复习过程缺少实验环节,实验题只是纸上谈兵,在以后的复习中要注意用视频或动画展示探究实验,加深学生对实验的印象,学会如何对付实验题。如果时间允许当堂检测一下学生的掌握程度,这样整堂复习课才完整,才能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效果。项目内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1.温度计的使用以及物态变化的知识要点复习2.掌握六种物态变化,并知道它们与吸、放热的关系归纳法、讲练结合法。教学难点六种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实例。列举生活及自然界中六种物态变化的实例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札记一、复习提醒:二、知识回顾1、温度是表示的物理量,一切物体都具有温度。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它是利用测温液体的性质制成的。温度计上的字母C表示所使用的是摄氏温标,它是由瑞典物理学家摄耳修斯首先规定的,以通常情况下的温度为零度,以标准大气压下的温度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等分为100份,每一等份是摄氏温标的一个单位,叫做,用符号表示。2、温度计的正确使用:使用前应观察温度计的和;使用学生先补充完善概念,接着思考图片涉及到的相关知识。学生更加系统了解了温度计的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与被测物体(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和);待示数后再读数,读数玻璃泡仍要与被测物体接触,视线要与液柱的相平。3、体温计量程为,分度值是,(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4、液体汽化有两种方式和;能够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是:和。5、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相同点:蒸发和沸腾时都要热,都是现象。不同点:蒸发只是发生在液体的缓慢的汽化现象,可以在温度下发生。而沸腾是在液体和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只能在温度下发生。6、液体沸腾时热,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液体的;液体沸腾的条件7、晶体熔化时热,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晶体的;晶体熔化的条件是8、晶体凝固时热,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晶体的;晶体的凝固条件是观察现象,并解释永久了的白炽灯的灯丝为啥会变细,灯壁变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不同)9、通常情况下,人们将物质的称为物质的三态。的现象。14、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是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以形式汽化的。当夜间气温降低时,白天在空气中形成的水蒸气会在夜间较冷的地面、花草、石块等上面____成小水珠,这就是露。如果空气中有较多的浮尘,当温度降低时,水蒸气就成小水珠附在这些浮尘上,形成雾。深秋或冬天的夜晚,当地面温度迅速降到0ºC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而形成固态的小冰晶,这就是霜。三、典型例题:【例题1】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1)实验器材除了烧杯、水、铁架台、石棉网、火柴、中心有孔的纸板外,还需要器有和。(2)为节省时间,可采取什么措施?(3)实验中观察什么?(4)水中气泡在沸腾前,沸腾时___;水的声音在沸腾前_沸腾时___。沸腾前,对水加热,水的温度_____;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_____;为什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