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日课题伟大的悲剧第1学时一、教学目标:1、快速默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作者感情。2、理清故事情节,体味关键语句。3、激起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为绿色学校团结努力。二、教具准备:多媒体三、教学过程:①复习提问(课堂导入):中国“神舟”五号成功飞行,美国“勇气”号、“机遇”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表面,中国人王富洲、贡布、屈银华于1960年5月25日首次从“不可逾越”的北坡登顶珠峰,秦大河成为首位成功参与南极科学考察的中国科学家,香港女性李乐诗成功踏上地球三极……在人类太多成功的探险活动背后,也有着太多的失败,太多的失败的英雄。设立在南极南纬90度的科学实验站取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站。这就是为了纪念人类历史上最早到达南极点的两名科学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当年他们各自率领一支探险队,为使自己成为世界上第一批到达南极的人而进行激烈的竞争。结果阿蒙森队比斯科特队早了近五个星期到达极点,并顺利班师,斯科特等五人却永远长眠在茫茫冰雪之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到那时的南极,一起来感受斯科特他们一步一步走向悲剧的最后日子②出示本堂课教学目标:1、快速默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作者感情。2、理清故事情节,体味关键语句。3、激起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为绿色学校团结努力。③重点、难点化解(探求新知、质疑导学、课堂反馈):学生活动内容老师活动内容同学概括。一、整体阅读感知1、快速默读全文,并用自己的话简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用200字左右写出来。结合段落划分同学、教师点评,指导抓住斯科特5人一步一步走向悲剧的过程(主要行程和5个人死亡的情形)。2、脱离课本,以自己概括的内容为蓝本,适当进行扩充,在小组内轮流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相互指出需要补充调整的内容。推荐代表在班级内复述;(此指导环节也可以提前)同学讨论明确:文章记叙了斯科特5人到达南极点后,在返回途中一步一步走向死亡的悲惨历程。3、给学生2分钟时间,将先前概括的内容缩写成一句话。交流评价,同学讨论,各抒己见。4、简要谈谈对文章的初步感受。(不要求深入,不求统一说法。基本明确主题。)同学根据提示抓住重点段落理解讨论。围绕人物的精神(诚信、爱国、勇于探索求知、集体主义、坚毅执着等)。二、片段品读体味1、找出你认为最感人的片段,带着充沛的感情读一读,写一写你感动的原因(集中于体会这些探险家透露出来的精神)。然后,小组内交流读一读(品读),说一说(感动的原因),小组代表作全班交流(一人品读;一人谈感动的原因)。教师指导:(1)重点抓住写队员的章节,如:第2、6、7、9、10、11、12、13、14等小节。(2)原因分析着重感受人物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伟大精神:勇于探索求知的精神,勇于为追求的事业献身的精神,勇于为集体利益而识大局舍自己的精神。同学讨论明确:是一个具有无畏的探索精神,强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使命感,坚韧顽强的意志,战胜困难的豪迈气概,直面现实接受失败的理性精神,诚实的人格品质的伟大探险家。2、你觉得斯科特是怎样一个人?请你用恰当的词语来描述。同学讨论明确:1、作者在这里站在斯科特的角度,表达了角逐失败后的一种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不同意,本文作者为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作传,就表明作者不同意这个观点。2、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表达的是3、上述人物的这些精神,你觉得是从哪些具体的语句中体现出来的?请你找出来,并一一进行对应分析,将该句体现出的精神以旁批的形式注出。对于难于理解的语句,组内共同探讨,必要时斯科特和伙伴的心情。表现了痛苦,悲伤的复杂心情。3、体现了斯科特诚实守信能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4、“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斯科特在离开世界前心中回忆的美好的往事和他对要员祖国、亲人和朋友的怀想,这与现实的严酷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海市蜃楼是美好的,却是根本无法实现的。这样写更加强了悲剧效果,给人以心灵的冲击。5、意思是虽然斯科特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失败了,他的肉体倒下了,但是他的心灵经受了考验,变得无比的崇高。有价值的、美的毁灭当然是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