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背影》教后反思VIP免费

《背影》教后反思_第1页
1/3
《背影》教后反思_第2页
2/3
《背影》教后反思_第3页
3/3
《背影》教后反思松原市宁江区第六中学于雅秋每天我都上课,这已成为一种习惯;课前都备课,这也是一种习惯。正是这种习惯使我打开书,翻到《背影》这篇文章,准备备课。这是一篇朱自清先生的叙事散文,通过描述父子分别时发生的事表现出父子之间的深情。这篇文章历来被称为“精典美文”,但以前无论教师怎么讲也表现不出作者的情感,学生也体会不到作者的情感。可以说传统的讲法似乎冲淡了文章本身蕴涵的深情,那么我应该怎样讲这篇文章,才会取得最佳效果呢?我陷入沉思中。这时我想起了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我作了课件,课件中有饱含深情的课文朗读、有动画视频,这不是为了“摆花样”,而是要通过它们的运用达到我想要的效果。上课了,我已做好充分的准备,开始了这堂“特殊”的语文课的教学。“同学们,我们都有和家人分别的时候,朱自清先生写了一篇这样的文章。我上网发现有一位作曲家把它谱写成一首歌,今天我们一起听听。”接着我播放了这首歌,在旋律声中,学生们仿佛置身于分别的场面中,这样情境创设好了。接着进行语文知识的预习检测,解决字词障碍后,让学生听配乐朗读。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声中进入了文章之中。深情至深的朗读声停止时,我发现同学们的眼睛已经红了。情感铺垫成熟后,我和学生们一起研究一系列问题:1、课文讲的主要事件是什么?2、文章写了父亲的几次背影?表达怎样的中心?3、在送行中,父亲为儿子作了哪些事?哪件事最让你感动?4、父亲还用什么方式表达这种关爱?5、儿子理解父亲的深情了吗?为什么?你认为父亲为儿子做的这些事普通吗?为什么儿子会多次流泪?通过一个个问题的呈现、一个个问题的解决,学生们显得异常兴奋,有些平时不愿发言的同学在这节课上也表现的很积极。他们通过讨论,我适当的点拨,明白了饱经忧患的父亲仍然一如既往的深爱着儿子,这份爱让人感动,用“父爱如山”形容真是恰如其分。这样,学生们的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我又趁热打铁,播放与文章第六段相配套的视频影片。学生在影片中看到父亲买橘子爬月台时的场面时都潸然泪下。有的同学课后说,我觉得那就是我的父亲。教学很顺利的进行着,我又说道:“同学们,在我们身边我们的父母也在为我们默默的付出着,你能说出你感受到的爱吗?”同学们顿时争先恐后的说起来。他们在争着述说着爱,在向别人展示着自己享受到的爱:我也在为爱而感动着。此时,《懂你》的音乐响起就显得那么自然,又是那么恰倒好处。在旋律声中,结束了本节课的教学。铃声响过,孩子们还沉浸在“爱”之中不能自拔。课后,我陷入沉思。我上了十几年的语文课了,我的学生们却没有一次这样的感动过,如此的投入过。可见,语文课上不好,决不是课文不吸引学生,而是教师讲课的方法过于守旧,教师只拿着课本去讲这个词有什么作用,那句话有什么表达作用,文章结构如何……这样就把一篇有生命的完整的文章割裂开,再细嚼慢咽的喂给学生,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时间久了,自然就失去了学习语文的热情与激情。语文是悟出来的而不是教出来的,正确的语文教法会让学生“登泰山而小天下”。因此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感受,去经历,有了这样的过程,他们才能与文章、与作者融为一体,超越时空,超越国界。同仁们,语文教学历来是仁着见仁、智者见智,但我认为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真正参与、真正体验的课堂才是好的课堂。我也正是由于这节课的教学才明白这一点。那么就让我们尽自己所能为学生创设更好的语文学习的天地,让他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他们同样会让你感到惊喜,感到欣慰,感到自豪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背影》教后反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