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地域的形成(一)一、农业地域的形成1.农业地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2.特点: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的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3.形成: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二、混合农业1.定义:将饲养牲畜和谷物生产有机结合起来的农业。2.分布: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和热带草原气候区。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3.典型代表——澳大利亚(1)位置:东南部和西南部(2)主要农产品:羊毛、小麦(3)经营方式:种植小麦和牧羊混合经营(4)生产特点生产结构:小麦和牧羊;经营方式:家庭农场;科技应用:高;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专业化:高;地域化:高。(5)澳大利亚墨累一达令盆地混合农业的优点①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这主要是因为土地交替使用和羊粪归田,能充分恢复和保持麦田的肥力,使经济再生产和土地的自然再生产达到和谐统—。②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小麦的耕作活动和牧羊活动在一年交替进行,如下表所示小麦牧羊农场的农事安排月份123456789101112小麦种植犁地、播种(忙碌)生长季节(农闲)收割(忙碌)绵羊饲养放牧配种、剪羊毛(忙碌)放牧③农民可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多种植小麦还是多牧羊,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6)澳大利亚墨累一达令盆地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问题:灌溉水源不足成为这里农牧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产生的原因:①盆地处于大分水岭的雨影区,降雨稀少。②墨累一达令河水量季节性变化大。雨季时河水暴涨,干季时大支流常有断流现象,墨累河虽未断流,但枯水期河水很浅,上游个别地段在最干旱年份也会干涸。③地下水虽丰富但矿化度高,不适于农业灌溉。解决的措施:东水西调。与墨累河仅一山之隔的雪河水量很丰富,每当夏季水位上涨,河水便顺坡奔流人海。为了改变墨累河的缺水状况,澳大利亚政府制定了雪河水利计划,把雪河的水通过水库、抽水站、输水管等设施调到了墨累一达令盆地,有效地解决了盆地发展农业生产水源不足的问题。雪河水利计划是国外跨流域引水的大型工程之一。4.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1)图示(2)区位条件分析气候: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源:河网密布,水源充足地形:地势低平,低洼处长期积水土壤:水稻土,肥沃市场需求:市场广大交通运输:水、陆交通非常优越劳动力:丰富政策:农业政策支持三、季风水田农业1.亚洲季风水田农业发展的条件(区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区位因素区位优势气候主要是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或夏季高温,降水丰沛,在800mm以上,雨热同期。地形分布在丘陵、平原,地势平坦土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水源在河流的中下游,水源充足人口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人均耕地人多地少生产、饮食习惯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稻米是当地人们喜爱的主要粮食2.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特点原因①小农经营家庭为单位,人均耕地少②单产高、商品率低精耕细作;③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农民一般从事手工劳动;农民凭传统经验④水利工程量大受季风气候影响,水旱灾害频繁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