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心声》教案教学课题总课时:1第1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分析人物形象,了解本文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教学难点弄清“心声”在文中的含义,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平等待人的品质。教学方法读书法讨论法教学准备相关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设计意图时间安排一、导入二、作者简介出示投影:黄蓓佳,当代女作家,生于1955年,江苏如皋人,1973年中学毕业,后发表处女作《补考》。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后在江苏省外事部门工作。1985年调江苏省作协任专职作家,现为中国作协会员。写小说,也写散文。著有长篇小说《夜夜狂欢》,中篇小说《唱给妈妈的歌》,短篇小说《在水边》等。三、整体感知1、小说的标题是“心声”,看到这个题目你产生了哪些疑问?带着这些问题大家跳读课文。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故事情节。方法指导:什么人(什么时间、地点)做了什么事(起因、经过、结果)3、作者以“心声”为标题,究竟要表达什么深刻含义呢?倾听。交流自己课下搜集的作者的有关知识。答案示例:谁的心声?心声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心声?①李京京(公开课前)想读课文(遭拒绝)。②李京京(回家路上)偷读课文(很伤心)。③李京京(次日放学)听读课文(被嘲讽)。④李京京(公开课上)终读课文(获好评)。讨论明确:心声”不仅在于执着地要求在公开课朗读小说,其深层次的“心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求教师能公正、激发学习兴趣。积累文学常识。通过对标题含义的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文章重难点问题的理解分析能力。复述故事梗概,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平等待人的良好品质;1分钟。2分钟。10分钟。10分钟。10分钟。4、人物形象分析A、小说着重刻画了哪个人物形象?结合小说内容谈你对该人物形象的认识。B、程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请你结合文章内容作出评价。5、环境描写及其作用五、小结,布置作业。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予每个人相同的关心和发展机会;二是渴望家庭和谐,能生活在一个幸福安宁的环境里。李京京:沉郁、倔强、认真、执着、善良自强;人物描写的手法: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正面描写);另外还有侧面描写。程老师:工作认真、爱荣誉、处事果断、知错能改、缺少爱心、不能平等待人、弄虚作假。人物描写的手法:外貌、语言、神态、动作。①社会环境:80年代的中国校园;②自然环境:第18、21两段,衬托了李京京孤独、伤感的心情。培养学生对理想目标执着追求的精神;通过师生互吐心声,让“心声”架起师生之间爱的桥梁。5分钟。3分钟。2分钟。板书设计心声想在公开谏上读《凡卡》的愿望李京京表达自己对亲情、友情的渴望批评教师中存在的追求形式、甚至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呼吁教育工作者要尊重学生课后反思指导学生诵读优美词句章段,使学生在有意识的积累、感悟理解和运用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