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城市化学习目标明目标、知重点理解城市化的内涵。掌握世界城市化进程和特点,理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分析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城市化的概念1.概念: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2.具体表现二、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1.城市化的本质:第二、第三产业的建立和集聚。2.20世纪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1)城市化进程加快: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已进入后期阶段,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已构成现代城市化的主体。(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不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与工业化关系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伴而行城市化先于工业化,且工业化水平低城市人口变化城市人口比重已很高,其人口比重的增长已逐渐减慢或趋于稳定,甚至出现了城市人口向郊区和农村倒流的现象大量农民流入城市,造成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化速度的不同前者主要由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反映,百分比越高,表明城市化水平越高,后者表示某一时间段城市化水平变化的大小。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慢;而发展中国家虽然城市化速度快,但城市化水平仍然低于发达国家。(3)特大城市迅速发展:超大城市发展速度惊人。(4)出现了巨大的城市带①世界上最著名的六大城市带②共同,特征)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城市化问题(1)城市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垃圾污染等。(2)城市交通问题:主要表现在交通阻塞、交通事故、停车问题等。(3)城市住宅问题①发展中国家:多表现为住房紧张,存在贫民窟和棚户区。②发达国家:表现为城市中心区出现空房过多,以及穷人集中、缺乏住房,形成贫民窟,市中心区逐渐衰落。(4)城市社会问题:主要表现为就业、贫困、种族歧视和社会争端等问题。2.解决措施:主要有控制城市规模、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城市管理等途径。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主要是城市发展速度不合理、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过度膨胀等原因造成的,因此,只要我们合理发展城市,有效管理城市,这些问题是可以避免的。一、判断题1.城市化水平越高,城市人口数量越多。()2.城市化速度越快,城市化水平越高。()3.逆城市化是城市化的倒退。()4.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就越高,反之就越低。()5.过快的城市化会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答案:1.×2.×3.×4.×5.√二、选择题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化的含义是指人口向城市聚集的过程B.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与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无关C.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的文化教育水平差异不断缩小D.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乡居民的劳动方式、生活方式差距加大答案:C7.推动世界城市化进程的根本原因是()A.国家政策影响B.社会生产力发展C.农村人口大量过剩D.城市的地理位置优势答案:B8.城市化过程必然会引起()A.绿地面积减少B.农业人口比重下降C.环境污染日益加重D.经济发展趋缓答案:B9.我国城市化水平不宜增长过快的主要原因是我国()A.人口的素质不够高B.科学技术水平不够高C.城市建设的经验不足D.经济发展水平不够高答案:D城市化的概念【合作探究】阅读材料“深圳的变化说明了什么”(见教材P32探索),探究下列问题。探索中的材料集中反映了什么现象?提示:材料1三幅图片反映了城市规模的扩大;材料2反映了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面积不断扩大;材料3反映了农业用地不断发展为城市用地。【核心归纳】1.城市化的内涵2.城市化的标志3.城市化的动力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表现为推力和拉力作用。【跟踪训练】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读图回答(1)~(3)题。(1)图中所示现象是()A.农村土地改革B.城市产业调整C.区域城市化现象D.人口迁移现象(2)在该过程中,由图得出该地区发生的变化是()A.城市人口比重增大B.农村人口不断减少C.城市用地规模扩大D.城市数目不断增多(3)该地区发生的变化产生的影响有()①使更多的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②逐步改变农村地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③促进地区工业化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④使农村的人口出生率下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