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基因的表达检测案编写人:王启海审核:高一生物组一、选择题1、蒜黄和韭黄是在缺乏光照的环境下培育的蔬菜,对形成这种现象的最好解释是()A.环境因素限制了有关基因的表达B.两种均为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C.叶子中缺乏形成叶绿素的基因D.黑暗中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2、金鱼草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F1在强光低温条件下开红花,在遮阳高温条件下则开白花。这个实例说明()A.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B.表现型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C.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D.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3、人类白化病和苯丙酮尿症是由于代谢异常引起的疾病,下图表示在人体代谢中产生这两类疾病的过程。由图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控制生物性状B.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C.一个基因可以控制多种性状D.一个性状可以由多个基因控制4、在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一般不可能发生的是()A.DNA复制、转录及翻译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核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穿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进行翻译过程C.DNA复制、转录都是以DNA一条链为模板,翻译则是以mRNA为模板D.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原料依次是脱氧核苷酸、核酸核苷酸、氨基酸5、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遗传信息可以通过细胞分裂向子细胞中传递B.遗传信息可通过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向下一代传递C.通过有丝分裂,遗传信息也可以向下一代传递D.在同一生物个体中,遗传信息不能传递16、着色性干皮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起因于DNA损伤。深入研究发现患者体内缺乏DNA修复酶,DNA损伤后不能修补从而引起突变。这说明一些基因()A.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B.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从而直接控制生物性状C.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生物性状D.可以直接控制生物性状,发生突变后生物的性状随之改变7、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甲――――――→乙A.若甲是DNA,乙是RNA,则此过程要以为甲模板,酶是RNA聚合酶B.若甲是DNA,乙是DNA,则此过程要以甲为模板,酶是DNA聚合酶C.若甲是RNA,乙是DNA,则此过程为转录,原料是脱氧核苷酸D.若甲是RNA,乙是蛋白质,则此过程为翻译,原料是氨基酸8、一段原核生物的mRNA通过翻译可合成一条含有11个肽键的多肽,则此mRNA分子至少含有的碱基个数及合成这段多肽需要的tRNA个数,依次为()A.3311B.3612C.1236D.11369、下图表示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部分过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丙的合成可能受到一个以上基因的控制B.图示过程没有遗传信息的流动C.过程a仅在核糖体上进行D.甲、乙中均含有起始密码子10、如右图是真核生物遗传信息表达的某一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R所示的阶段正处于解旋状态,形成这种状态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和ATPB.图中②是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的C.如果图中③表示酶分子,则它的名称是DNA聚合酶D.在真核细胞中,图中②合成的场所有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11、如右图为真核生物细胞核内转录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链的碱基A与②链的碱基T互补配对B.②是以4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的C.如果③表示酶分子,则它的名称是DNA聚合酶D.转录完成后,②需通过三层生物膜才能与核糖体结合12、在生物体内性状的表达一般遵循DNA→RNA→蛋白质的原则,下面是几种与此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A.在细胞的一生中,通常DNA不变,RNA和蛋白质分子是变化的B.大多数情况下,DNA→RNA是在细胞核中完成的,RNA→蛋白质是在细胞质中完成的C.在同一个体不同的体细胞中,DNA相同,RNA和蛋白质不同D.在细胞的一生中,DNA、RNA和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是不变的13、某科学家用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的胸腺嘧啶(T)和尿嘧啶(U)培养蚕豆,观察其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已知蚕豆细胞一个有丝分裂周期是20小时。根据这两种碱基被细胞利用的情况绘制的曲线2如图所示。下列对此结果的分析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大量利用“T”的时期,细胞正在进行DNA分子的复制B.大量利用“U”的时期,细胞正在进行大量蛋白质的合成C.大量利用“T”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