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提问复习提问1.张謇在近代被称为什么,他提出了一个什么口号?2.简述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的几个阶段。3.简述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自主学习自主学习1.你知道中国第一条铁路和第一艘轮船的名称吗?淞沪铁路、“黄鹄”号轮船2.19世纪70年代后,传入中国的通讯工具是什么?有线电报3.当时还从西方传入哪两样发明,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照相和电影4.中国电影历史上的三个“第一部”分别是什么?第一部无声电影《定军山》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第一部获得国际奖的《渔光曲》5.近代最著名的中文报纸是哪一家?《申报》.6.中国近代历史最长的、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什么?商务印书馆7.辛亥革命后,有哪些落后愚昧的习俗得到改变?留辫、缠足、翎顶补服、跪拜礼、称呼等近代以前人们使用的交通工具有哪些?近代以后又出现哪些新的?近代以前的交通工具近代以前的交通工具近代以前的交通工具近代以前的交通工具1864年1月,徐寿和华蘅芳合作制成一艘木壳轮船“黄鹄”号,船长50余尺,时速40余里,是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一、近代交通通信在中国的出现1、近代交通在中国的出现1876年,英国商人在中国修筑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淞沪铁路。早期火车中国进口的第一辆汽车——慈禧御用汽车1909年9月21日,中国最早的飞机设计师和飞行员冯如,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飞机,首次飞行取得成功。轮船火车汽车飞机2、近代通信在中国的出现早期电报机1880年贝尔电话早期的照相机1、照相和电影传入中国二、文化生活的变迁《定军山》剧照我国第一部无声电影是1905年拍摄的、由京剧大师谭鑫培先生主演的京剧片《定军山》。中国三四十年代的明星:中国三四十年代的明星:胡蝶在《歌女红牡丹》中的剧照这是我国第一部有声电影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获奖的影片——《渔光曲》剧照二、文化生活的变迁•知识回顾•举出下列各时期创办的报纸名称戊戌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新文化运动时期《万国公报》(后改为《中外纪闻》《民报》《新青年》、《每周评论》维新变法思想三民主义思想民主、科学思想时间出版的报纸宣传的思想1872年诞生的《申报》,在当时影响较大。该报内容丰富,刊载有新闻、评论,还有商品和服务类的广告等等。从报纸中,人们可以得到社会生活、国内和国际的许多信息。报纸有哪些主要功能?传播文化、引导舆论、娱乐大众、广告营销、沟通协调出版机构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清朝梳辫图溥仪剪辫装三、社会习俗的变化清末剃发图辛亥革命后军警为行人剪辫子清朝官服孙中山和中山装你知道吗?你知道吗?•20世纪30年代,中山装的造型被赋予了革命及建国的含义:前襟的四个口袋代表礼,义,廉,耻;袋盖为倒笔架形,寓意以文治国;前襟的扣子改为五个,寓意国民党五权分立这有别于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袖口的三个扣子代表三民主义;衣领为封闭竖领。表示“三省吾身”严谨治身的理念。清末民女民国少女现代的“三寸金莲”现代的“三寸金莲”社会习俗的变化剪发辫变礼仪:跪拜易服饰:中山装、旗袍废缠足改称呼:老爷握手鞠躬先生、君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1、近代交通通信在中国的出现:(1)交通:轮船、火车、汽车、电车、飞机(2)通信:电报、电话2、文化生活的变迁:照相、电影、报纸(《申报》)、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3、社会习俗的变化:剪发辫、易服饰、变礼仪、废缠足、改称呼说一说说一说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有何局限性?比赛开始比赛开始1、中国建造的第一艘轮船是2、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运营的铁路是A淞沪铁路B京张铁路C京九铁路D京广铁路3、我国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4、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黄鹄”号轮船《定军山》商务印书馆5、我国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是A《定军山》B《渔光曲》C《歌女红牡丹》D《神话》6、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是A《定军山》B《渔光曲》C《歌女红牡丹》D《神话》7、中国近代最著名的报纸是A《新华日报》B《民报》C《申报》D《万国公报》我国古代有领先世界的四大发明,那么为什么近代以后,许多发明都是西方传进来的?从中我们可能得出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