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75分)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得分1.人类是由猿类进化而来的,那么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A.能否制造工具B.能否使用火C.能否使用工具D.能否做熟食2.电的使用似乎让人类忽视了火的作用。但是在我们祖先进化的过程中,火的使用曾经起到过令人瞠目的作用。下列原始人使用天然火并会保存火种的是A.北京人B.元谋人C.山顶洞人D.类人猿3.“民以食为天。”下列食物中,河姆渡原始居民可以吃到的食物是A.粟米B.稻米C.玉米D.甘薯4.你认为下列远古居民最有可能住在右图所示房屋的是A.河姆渡人B.北京人C.半坡人D.山顶洞人5.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环境的变化B.氏族公社的形成C.学会建造房屋D.原始农业的发展6.2007年4月5日,在陕西省延安黄陵县举行了纪念轩辕黄帝陵的盛大公祭活动,因为黄帝A.是文字的发明者B.曾经打败了炎帝C.制造了指南车D.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7.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建立者是A.黄帝B.尧C.禹D.启8.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A.统治者治国没有经验B.国君暴虐无道,统治残酷C.不注意与周边国家的关系D.诸侯内乱9.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出现在A.原始社会B.夏朝C.商朝D.西周11.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口号,其主要目的是A.维护周天子的地位B.借天子的影响来发展齐国的势力C.排除周边民族的威胁D.巩固和维护分封制10.战国初年,历史上发生了三家分晋事件。这“三家”是指A.齐、楚、燕B.韩、赵、魏C.秦、赵、魏D.齐、韩、赵七年级历史第1页(共4页)12.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从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主要是由于我国古代哪一水利工程的兴修A.郑国渠B.白渠C.都江堰D.六辅渠1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是因为商朝A.有了史官B.有了确切纪年C.有了史书D.留下了记载历史资料的甲骨文14.中医诊断病情,常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这种诊断法的发明者是A.扁鹊B.华佗C.伊尹D.黄帝15.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A.陈胜、吴广起义B.刘邦、项羽起义C.李自成起义D.太平天国运动二、简答题(16题4分,17题4分,共8分)16.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正确答案。(4分)(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2)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3)春来时期第一个霸主是。(4)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17.根据图片提示信息,回答问题。(4分)(1)此图说明了西周实行一种什么样的制度?实行这种制度的目的是什么?(2分)(2)你认为这种制度有哪些作用?(2分)西周等级示意图三、材料分析题(10分)18.(1)材料一是谁的名言?他创立了什么学派?他的主要政治思想是什么?(3分)七年级历史第2页(共4页)材料一:学而时习之,不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材料二: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2)谈谈材料一中的内容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帮助或指导?(2分)(3)材料二是哪位思想家说的?这一观点有什么现实意义?(3分)(4)今天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体现了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思想,请再举一例并加以说明?(2分)四、分析说明题(12分)19.材料:(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并吞八荒之心。当时是,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横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请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材料中的“商君”是谁?他当时在进行什么重大活动?请写出该活动的时间?(3分)(2)这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其中对封建制度的确立影响最大的是哪一条?(5分)(3)这次活动的重要意义是什么?(2分)(4)“商君”的活动对你有何启示?(2分)五、探究题(15分)20.材料一:七年级历史第3页(共4页)秦赵燕齐魏楚秦齐楚燕韩赵魏图1图2材料二: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任务一】梳理知识(1)材料一中图1、图2分别反映了秦朝巩固统一的哪项措施?(2分)(2)材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