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三课-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2)VIP免费

第三课-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2)_第1页
1/12
第三课-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2)_第2页
2/12
第三课-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2)_第3页
3/12
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派李鸿章前往日本马关谈判,被迫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等支持者:光绪皇帝序幕:公车上书结局:变法失败,康梁逃往国外,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牺牲。无实权经过:6.11-9.21,历时103天,史称“百日维新”。准备:建学会、办报刊、发文章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也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对中国人民的觉悟和进步起到了促进作用;以民族资产阶级初次登上政治舞台为特征,成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前奏。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要救中国就必须进行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仿效西方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它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请你总结一下。维新后论分成四个合作小组,组员相互合作,认真探讨,完成学习单上合作探究部分,然后派代表阐述本组结论,其他同学可补充。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裁并机构,精简人员,任用维新人士,准许百姓向朝廷上书等。设立农工商总局和铁路、矿产总局,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等。训练新式海陆军,裁减旧军队等。废除八股文,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派人出国留学等。资料2康有为认为,日本能够强走起来,是因为它实行了君主立宪。中国要摆脱悲惨的命运,实现富强,不能只在军事、经济和教育方面学习西万,必须像日本那样,在政治上也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变法的主要措施资料1维新派的主张和洋务派的有什么区别?维新派的变法措施有没有完全实践他们的主张?为什么?没有,它没有涉及设议院,开议会,实行君主立宪的主张,没能触动专制统治的基础,是很不彻底的。原因:光绪帝并不同意改革政体;维新派力量相对弱小;维新派具有妥协性和软弱性,等等。与洋务派相比,维新派除了主张从军事、经济、教育等方面向西方学习外,还主张在政治上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维新派的主张和洋务派的有什么区别?维新派的变法措施有没有完全实践他们的主张?为什么?资料4尽管当时很闭塞,严家弄又在乡下,像“戊戌政变”这样的大事,我们也不知道。可是皇帝和皇太后“驾崩”就不同了,“地保”打着小锣挨家挨户地通知。——夏衍《懒寻旧梦录》维新运动兴起时声势浩大,变法运动得到了光绪皇帝的支持,但却只持续了短短的103天,它失败的原因是什么?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把变法的希望寄托在无实权的皇帝身上,采取自上而下的改良手段。②没有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③触犯了封建守旧势力的利益,并且守旧势力过于强大。资料3光绪皇帝虽然在1887年十七岁时已在名义上亲政,但实权一路仍然是掌握在慈禧太后的手里。慈禧太后在光绪皇帝宣布变法的第五天,就迫使光绪连下三谕,控制了人事任免和京津地区的军政大权,准备发动政变。“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之所以不昌者也;有之,请自嗣同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资料5:——谭嗣同变法失败后,康、梁避往国外,谭嗣同本来也有机会出逃,但他甘愿为变法而死,你如何看待他的选择?为什么?“戊戌六君子”为变法运动献出了生命,用鲜血来唤醒民众,激励后来人,这种精神可歌可泣,让人肃然起敬。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国闻报强学会中外纪闻保国会时务学堂时务报强学会强学报万木草堂1897年底,全国出现了讲求维新变法的政治性学会33个,新式学堂17所,报刊19种;到了1898年,学会、学堂、报馆合计达300多所。①维新派倡导立学会、办报纸的活动起到了启发民智、制造舆论的作用。②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议论时政、集会结社蔚然成风,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三课-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