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公开课简案(修订)VIP免费

公开课简案(修订)_第1页
1/2
公开课简案(修订)_第2页
2/2
单元教学初探——立足结业考试构建知识系统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上)——涵盖教材第五单元与第六单元教学内容(修订稿)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第五单元与第六单元历史结业考试指定内容,知道“新中国经济建设发展与曲折”的历史过程。2、过程与方法运用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视角,探究“新中国经济建设发展曲折”的基本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新中国经济建设发展与曲折”过程分析中,渗透“包容理解”与“勇于担当”的价值内涵。重点与难点:1、重点:第五单元与第六单元历史结业考试指定内容。2、难点:“新中国经济建设发展曲折”的内在因素教学内容整合:以“2011年历史结业考试说明”为根本,整合教材中第五单元、第六单元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形成“新中国经济建设”单元教学内容,将零散的知识内容进行宏观构建,突出结业考试内容。教学资源:1、学生课前预习的“单元学习活页纸”2、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见右侧教学板书课后作业《高中历史第六册练习部分(试验本)》相关习题。第六册第五单元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一、经济建设的发展与曲折㈠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过渡时期(从成立,到基本完成)1、国民经济的恢复(年—年)时间:年月——年月区域:1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上)一、前提与保障:新生政权的建立1、中共的领导2、社会主义制度二、经过1、过渡阶段2、探索与曲折(1)国民经济恢复:土地改革地主→农民(1)“中共八大”(2)“一化三改造”(2)“三面红旗”3、劫难:文革时期工业化土地私有制重工业公有制土地改革内容:没收的土地,分配给。性质:变为是消灭的一场伟大的斗争,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意义的一次重大变革,解放了,使农业生产和为的恢复、改造和创造了条件,巩固了和,为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有利条件。2、过渡时期总路线(1)“一化”即,从1953年执行国民经济开始的。背景: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方针: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_____,建立国家和的初步基础。成就:建立起一批、_______、和,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影响:为顺利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奠定了____,使旧中国工业的不合理布局初步得到改善。(2)“三大改造”农业:组织农民成立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内容:手工业:按照农业方式实现合作化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赎买”政策,进行公私合营即把、和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成社会主义的和。实质:三大改造是对的变革。意义:到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为在我国建立奠定了基础。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曲折㈡初步探索1、正确:中共八大时间:年内容: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确立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地位:是中共历史上第一次以为主题的代表大会。意义: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但八大确定的路线并未能坚持下来。2、失误:“三面红旗”总路线:1958年提出“表现:大跃进:片面追求、,忽视经济规律,夸大主观能动性人民公社化:强调、,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后果:导致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经历一次严重失误——出现严重的经济困难。教训:发展经济要按办事,生产关系的变革要考虑发展水平。㈢国民经济的劫难:“文革”期间开始:年月结束:年月,粉碎“”的胜利,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2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公开课简案(修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