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ABFC科目:数学年级:七教学设计:刘会云审核:李艳青日期:20170324编号:16相交线平行线复习【教学目标】1.对本章知识点进行梳理,并建立本章的知识体系.2.进一步认识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及其性质,认识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进一步掌握垂线的性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并能应用进行计算或推理.3.养成步步有依据的思维习惯和用联系的观点思考问题.【教学重难点】重点:建立本章的知识体系和应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进行计算或推理.难点:步步有依据的思维习惯和用联系的观点思考问题.【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出示目标(一)导入课题导入语: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复习相交线、平行线(板书).(二)出示学习目标(屏幕显示)过渡语:请同学们首先默读本节课的复习目标(约1分钟).本节课主要是建立本章的知识体系和应用应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计算或推理.在三个目标中我尤其看重第三个目标养成步步有依据的思维习惯和用联系的观点思考问题.希望在本节课中在习惯与方法上有大的提升.有没有信心.二、自学环节(一)知识回顾,构建知识体系过渡语:目标就是方向!请同学们带着复习目标开始复习.要求:自主回顾本章的有关知识,用你喜欢的方式建构本章的知识体系.注意语言简洁,使用关键词,知识点要全面.要求:完成后由小组长组织组内交流,释疑解惑;并按要求评出本组最优秀的一份知识体系.组长协调按1、2、3组,4、5、6组和7、8、9组为单位,再评选出最优秀的1份知识体系进行展示。(二)复习自测过渡语:通过复习,同学们对本章的基础知识掌握好了吗?学的好不好,一测就知道.现在我们检测一下,请同学们迅速完成学案“自测”部分题目!1.已知∠1和∠2是对顶角.若∠1=30°,则∠2的度数为()A.30°B.60°C.70°D.150°2.如图,已知直线a、b被直线c所截,那么∠1的同位角是()A.∠2B.∠3C.∠4D.∠53.如图,AB∥EF,CDEF,∠BAC=50°,则∠ACD=()A.120°B.130°C.140°D.150°(第3题图)设计意图:本测试题主要测试学习中易错基础知识,让学生对本章知识1134科目:数学年级:七教学设计:刘会云审核:李艳青日期:20170324编号:16形成整体建构.学生练习,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学情.学生完成后小组交流,先交流答案,有问题的同学请教指出组内同学.组长汇总仍集中存在的问题,以备组际交流.三、后教环节过渡语:哪个小组还有疑问?哪个小组给他们解答.过渡语:同学们还有疑惑吗?现在有这样一个问题请大家思考.(展示合作探究一、二)个人先思考,再请小组同学互相说一下解题思路.用1分钟小组内解题思路形成共识,选派2个小组各推选一名同学到黑板展示,.其他同学对展示小组答题情况进行点评,全体同学先认真完成,点评时认真倾听,准备补充.四、梯度训练过渡语:这节课大家表现得非常好,为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请独立完成梯度训练.要求:用8分钟独立完成后小组内对换学案,根据公布答案.做好正确人数统计.对小组进行评价.同学对有异议的问题提出质疑,全班交流.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可能的位置关系是()(A)平行.(B)相交.(C)相交或平行.(D)垂直.2.判定两角相等,不正确的是()(A)对顶角相等.(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C) ∠1=∠2,∠2=∠3,∴∠1=∠3.(D)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3.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其中一个角是60°,则另一个角是()(A)60°.(B)120°.(C)60°或120°.(D)无法确定.4.已知AB∥CD∥EF,BC∥AD,AC平分∠BAD,那么图中与∠AGE相等的角有()(A)5个(B)4个(C)3个(D)2个.5.细观察,找规律。下列各图中的MA1与NAn平行.NMNMA2A1A3A2A1MNA1A2A3A4A5A4A3A2A1NM④③②①……(1)图①中的∠A1+∠A2=____度,图②中的∠A1+∠A2+∠A3=____度,图③中的∠A1+∠A2+∠A3+∠A4=___度,图④中的∠A1+∠A2+∠A3+∠A4+∠A5=__度,……,第⑩个图中的∠A1+∠A2+∠A3+…+∠A11=____度(2)第n个图中的∠A1+∠A2+∠A3+…+∠An+1=___________.2科目:数学年级:七教学设计:刘会云审核:李艳青日期:20170324编号:16让学生小组内对换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