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的对外关系1课程内容目标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遣唐使来华等重要史实。了解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遣唐使来的目的和意义;概述他们对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了解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概况。2.过程方法与能力通过学习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的历程,理解中外文化交流的含义,认识中外文化交流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深远影响,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理解中外文化交流问题;结合史实准确分析玄奘、鉴真的行为,并能作出客观、全面的评价,从而培养全面、历史地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在中华民族成长的历史进程中,双向的长期交流与融合是促进发展的重要动力,大胆引进吸收外来文明成果,是形成唐代鼎盛局面的重要条件,认识开放的对外政策有利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了解玄奘、鉴真为理想而献身的史实,学习他们那种百折不回、顽强拼搏的坚定意志,挑战困难的勇气,树立远大的人生奋斗目标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培养坚强的学习毅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3重点难点重点:(1)中外文化交流是本课的主题。本课在讲述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遣唐使来华等重要史实中,贯穿了中外文化交流这条主线。(2)开放的对外政策,这是本课的核心。唐朝顺应历史的发展趋势,采取了开放的对外政策,对推进中华民族的大发展起了积极作用。(3)对历史人物的认识是本课的又一重点。通过对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的重要史实的学习,升华学生的情感境界,培育学生的意志品质,同时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难点:理解唐代中外文化交流双向性的重要意义。4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为什么外国人会将中国人称为“唐人”?(课本87页强调原因)今天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唐朝对外交往的活跃。进行新课1唐朝时期与中国交往的国家有那些?指出去这些国家的交通方式。本节课主要学习唐朝与天竺、日本的交往。2.大家观察西游记得剧照,对唐僧的影响如何?3.下面来看一下现实中的唐僧与电视剧中的唐僧是否一样?(看课本,找出唐僧西行的目的和路途以及它的成就)4.文学作品中的唐僧与现实中的唐僧有没有差距?5.从玄奘西游的事迹中你能得到什么优秀品质?(学生自主探究,例如:坚持不懈、百折不回、不畏困难、有志者事竟成等)6.观察图片,通过对比,同学们会发现什么问题?(日本借鉴模仿唐朝的服装、文字、建筑等等)7.那么谁来充当学习唐文化的使者呢?(读课文得出答案------遣唐使)8.从规模总结日本从唐朝学去了那些东西。过渡:9.来而不往非礼也。日本遣唐使来唐学习,那么唐朝前往日本的友好使者是谁?(学生讲述有关鉴真的故事)10.鉴真有何贡献?11.唐朝与日本的交往中有何感想?(学生讨论:善于学习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吸收文明和不断创新,这种善于学习、勇于进取、敢于改革的精神值得借鉴。)12.总结:一个朝代,两个国家、两个僧人、一个遣唐使。13.现代中国应该以怎样的姿态面对世界?学生讨论:举例:互联网、世博会、WTO、总结:我们现在的中国也与唐朝一样以开放的姿态面对世界。14.我们武山人的姿态也是开放的呢?(学生讨论:如武山菜博会、武山鸳鸯玉、武山旋鼓)结束语:学生大声喊出,让武山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武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