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科目历史年级初三班级时间年月日课题: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学目标识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三大战役、渡江战役的基本情况及示意图教材分析理解:重庆谈判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运用:无实施教学过程设计一、考标解读1、识记:重庆谈判:抗日战争结束后,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阴谋发动内战。(1)蒋介石目的:为了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欺骗人民。(2)毛泽东目的:为了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阴谋。(3)谈判的结果:1945年8月,毛泽东、周恩来等来到重庆同国民党谈判。10月10日,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规定避免内战,建立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1、识记:解放战争进入战略进攻1947年,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强渡黄河,直插敌人心脏~大别山地区,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3、识图:三大战役、渡江战役示意图渡江战役:(八上95页):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分三路强渡长江。1949年4月23日占领南京,标志着统治人民达到22年(1927—1949年)之久的国民党政权垮台。4、理解: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正确的作战方法,这是取得胜利的关键②人民解放军的高昂斗志和欲血奋战,这是取得胜利的坚强柱石③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这是取得胜利的保障④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的支持,这是取得胜利的法宝之一。⑤国民党统治黑暗,失去民心,加之军队腐败等。二、中考真题1.1948年的最后一天,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本月忧患最深……各方告急与失败之报,几如雪花飞来,……一切唯听天命而已。”蒋介石这种心态主要是因为()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B.人民解放军在战略决战中取得节节胜利C.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了北平D.毛泽东和朱德下达了渡江战役的命令2、南京国民政府在中国统治垮台的标志是什么?三、命题规律1、考察数量以及题型2014年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2016年材料分析题名称时间军队领导人结果意义辽沈战役1948年9月东北解放军林彪、罗荣桓歼敌47万,攻克沈阳,解放东北全境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淮海战役1948年11月中原、华东解放军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平津战役1948年11月东北和华北解放军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华北全境解放。北京在傅作义的率领下接受和平改编。2、考察分值及考点2014年3分,考察对蒋介石心态的理解2016年2分,考察南京国民政府垮台的标志3、2017命题趋势根据长沙中考命题特点和规律预计:出题的可能性小。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