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课型:新授教学模式:三段式教学模式教具:多媒体(历史挂图、示意图、小黑板等)教学目标:1、通过本科的学习,使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夏、商、西周更替的基本史实和西周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实行的分封制的简况,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夏、商、西周奴隶制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2、通过学习本课叙述的夏朝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汤灭夏建商、武王伐纣建立西周的经过,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历史进程、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和初步理清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3、通过本课的学习讨论,让学生初步理解、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使学生首先认识到,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具有进步性;又认识到奴隶主阶级对奴隶阶级压迫、剥削的残酷性。其次,认识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电视剧《雍正王朝》主题歌《得民心者得天下》导入新课。(二)教师引导,自学探究1、夏朝的兴衰引导学生回忆夏朝是怎样建立的?(学生回忆、回答)时间:建立者:都城:国家机构:引导学生讨论:我国从原始社会氏族部落发展到奴隶制国家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生讨论说明理由)2、商灭汤和武王伐纣指导学生看图,阅读21页正文讨论,归纳要点。商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大臣:都城:指导学生阅读《牧野之战》简述武王伐纣的过程。3、分封制西周关于分封制的目标、方法、作用是怎样的?(生看书、讨论、交流、回答)(三)课堂小结,提炼升华假期你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假如你是河南省历史博物馆的一名解说员,当参观者向你询问有关夏、商、西周兴亡史时,你将怎样向他们介绍?板书设计: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亡国之君夏商西周测验题目:西周关于分封制的目标、方法、作用是怎样的?假期你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假如你是河南省历史博物馆的一名解说员,当参观者向你询问有关夏、商、西周兴亡史时,你将怎样向他们介绍?教后记:本节课包含知识点很多,单纯讲授朝代的更替,一定不会收到好的效果,怎样才能把枯燥的历史知识变成有生命的存在,我想到用《得民心者得天下》这首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没想到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学反思:本课的内容包含的典故比较多,如商汤灭桀、“酒池”“肉林”、武王伐纣、周公制礼作乐、烽火戏诸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对初一的学生来说比较容易激发兴趣。通过这种互动来学习夏、商、西周的历史。西周的分封制,难点的解决方法是采用模拟法。分封制的背景、巩固;分封制的内容及诸侯的义务,最后得出结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天下”这个道理。而且通过角色体验,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问题印象深刻。其次,采取了讨论和归纳法。培养学生的初步理清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学生们也有了很大收获,拉近了自己与历史的距离,学习历史可以帮助自己做人,也激发了学生探寻社会政治制度变革的兴趣,教学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