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第I卷(5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2题。1.下列有关图中等高线表示的地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AB线表示山谷B.CD线表示山脊C.F处为山峰D.F处可能为火山口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河段①(丙、丁之间)的流向大致是()A.③处比②处坡度更陡一些从南向北C.若该地区位于中国东南部地区,则②地区最适宜发展的产业是甜菜种植业D.若要在河流①修建大坝,则乙处比甲处位置好读北半球某温带地区的等高线分布状况图(比例尺1∶20000),回答第3~5题。3.图中最高点位于教堂的()A.西北方B.东南方C.东北方D.西南方4.该地地形主要是()A.低山丘陵B.平原C.盆地D.高原5.如果将该图的比例尺增大一倍,则()A.如果表示的实地范围不变,则图幅面积是原来的两倍B.同样的图幅面积,表示的实地范围是原来的4倍C.图示地区的坡度变缓D.表示的内容比原来详细第30届奥运会于2012年7月27日19时12分(零时区区时)在伦敦开幕,8月12日闭幕。结合图文材料,回答6~10题。6.在7、8月份,伦敦比北京()A.气温高,日较差大B.风小雾大,降水多C.日出晚,昼短夜长D.正午太阳高度角小7.英国()A.地处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B.西部海岸线曲折,珊瑚礁发育好C.多数河流短,含沙少,无结冰期D.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8.途经该区域的洋流()A.在与其他洋流交汇的海域不易形成渔场B.造成欧洲西部地区气温升高、湿度降低C.进入到北冰洋海域,使当地能见度变好D.能使北美洲至欧洲的海轮航行速度加快用心爱心专心1OPAB南北OPAB南北10.伦敦奥运会开幕当天,下列国家中白昼最长的是()A.菲律宾B.英国C.新西兰D.巴西某兴趣小组每天在国际标准时间为10点钟时,测得一年中该树正午影子顶端在AB之间来回移动,树高为4米,OP为4米,P点为AB中点。读图回答11~12题:11、该树位于:A.日本海沿岸B.黑海沿岸C.维多利亚湖沿岸D.五大湖沿岸12、当树影顶端由B向A移动时:A.北京昼长夜短且昼渐长B.非洲斑马迁往赞比亚C.该树枝叶由黄变绿D.海口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某科考队结束了两个月的海上考察,于4月21日返回到P地。下图为P地所在区域当日某时地面形势图。读图回答13-15题。13.此时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的地方是()A.④B.③C.②D.①14.在科学考察中,利用遥感技术可以()A.对科考船实时导航B.查询地理数据C.选择考察路线D.获取卫星云图15.科考队出发日P地昼长为11小时,返回到P地时,P地当日的昼长约为()A.14小时B.13小时C.11小时D.10小时下面甲、乙两图分别表示某滨海地区某日海陆表面气温日变化曲线和海陆上空气流运动特征。据此完成第16~17题。16.由甲图判断海上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是()A.①B.②C.③D.④17.由甲图分析,乙图现象出现的时间是()A.6~18时B.8~16时C.18时~次日6时D.16时~次日8时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1月和7月气温分布。读图完成第18~19题。18.图中①②③④地点中,气温年较差最小的用心爱心专心2是()A.①B.②C.③D.④19.造成①②两地气温年较差明显不同的最主要因素是()A.纬度B.地形C.海陆D.植被2012年2月6日,来自西伯利亚的某天气系统(如下图所示)开始影响我国,此后三天,继续东移南下影响中国大部分地区。受其影响,西北、华北、东北等地将先后出现4~7级偏北风,新疆山口地区的风力可达8~9级;冷空气前锋过后,上述大部分地区的气温下降了12℃~16℃,局部地区超过14℃。据此回答第20题。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21~22题。21.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A.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B.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C.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D.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22.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A.洋流④为赤道逆流B.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C.洋流②为西风漂流D.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