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理科物理月考试卷一、选择题:(每题6分,漏选得3分,错选不得分,共8题,共48分)1.三棱镜的顶角是,折射率为。一束光线的入射角为,则出射角和偏向角分别为[]A.30°和45°;B.45°和30°;C.30°和60°;D.45°和60°。2.根据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如下说法正确的是[]A.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B.均匀变化的电场一定产生均匀变化的磁场;C.稳定的电场一定产生稳定的磁场;D.振荡的电场一定产生同频率的振荡磁场。3.一平行板电容器与一自感线圈组成振荡电路,要使此振荡电路的周期变大,以下措施中正确的是[]A.增加电容器两极间的距离;B.增加线圈的匝数;C.增大电容器两极板间的正对面积;D.增大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的同时,减少线圈的匝数。4.如图16-67为发生日食现象时太阳、月球位置示意图,A、B、C、D为四个影区,则[]A.当A影区落在地球上某一地方时,该地方的人将看到日环食;B.当B和C影区落在地球上某一地方时,该地方的人将看到日偏食;C.当D影区落在地球上某一地方时,该地方的人将看到日环食;D.当D影区落在地球上某一地方时,该地方的人将看到日全食。5.一束光线穿过介质1、2、3时,光路如图所示,则:[]A.介质1的折射率最大;B.介质2是光密介质;C.光在介质2中的速度最大;D.当人射角由450逐渐增大时,在1.2分界面上可能发生全反射。6.将下列电磁波按波长的顺序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排列是[]A.微波、紫外线、X射线B.紫外线、X射线、微波C.X射线、微波、紫外线D.X射线、紫外线、微波7.2005年诺贝尔物理学将授予对激光研究作出了杰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上世纪60年代开始,激光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对于光本身特性的描述上则遇到了一些困难,这几位科学家在当时提出了“相干性的量子理论”,奠定了量子光学的基础,开创了一门全新的学科,如图所示是研究激光相干性的双缝干涉示意图,挡板上有两条狭缝S1、S2,由S1、S2发出的两列波到达屏上时会产生干涉条纹,已知入射激光的波长是λ,屏上的P点到两狭缝S1、S2的距离相等,如果把P处的亮条纹记作第0号条纹,由P向上数,与0号亮纹相邻的亮纹依次是1号条纹、2号条纹……则P1处的亮纹恰好是10号亮纹.设直线S1P1的长度为L1,S2P1的长度为L2,则L2—L1等于:[]A.5λB.10λC.20λD.40λ8.用卡尺观察单缝衍射现象,当缝宽由0.1mm逐渐增大到0.5mm的过程中[]A.衍射条纹间距变窄,衍射现象逐渐消失;B.衍射条纹间距离变宽,衍射现象越加显著;C.衍射条纹间距不变,亮度增加;D.衍射条纹间距不变,亮度减小。二、实验题:(第9题7分,第10题14分,共21分)9.如图1-72所示,在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对一块两面平行的玻璃砖,用“插针法”找出入射光线对应的出射光线。现有A、B、C、D四位同学分别作出如图的四组插针结果。(1)从图上看,肯定把针插错了的同学是_____。(2分)(2)从图上看,测量结果准确度最高的同学是_____。(2分)10.在做“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如果使用的玻璃砖的两个表面aa′、bb′明显不平行,则对其他做法都正确的情况下,所测得的折射率将:[](3分)A.偏大;B.偏小;C.不变;D.无法确定。11.如图是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设备示意图.⑴图中①是光源,⑤是光屏,它们之间的②、③、④依次是______、______和______.(选填单缝、双缝、滤光片)(每空1分)⑵以下哪些操作能够增大光屏上相邻两条亮纹之间的距离:[](2分)A.增大③和④之间的距离B.增大④和⑤之间的距离C.将红色滤光片改为绿色滤光片D.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⑶在某次实验中,已知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是600mm,双缝之间的距离是0.20mm,某同学在用测量头测用心爱心专心1①②③④⑤0101505102530量时,先将测量头目镜中看到的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某条亮纹(记作第1条)的中心,这时手轮上的示数如下左图所示.然后他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准第7条亮纹的中心,这时手轮上的示数如下右图所示.这两次示数依次为_______mm和______mm.由此可以计算出这次实验中所测得的单色光的波长为_______nm.(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每空3分)三、计算题:(第12题14分,第13题18分,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