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学校校车管理制度一、校车使用与保养1、使用规定校车仅用于学校组织的学生上下学接送活动,不得用于其他非学校活动。每日使用前,校车司机需检查车辆状况,确保车辆安全、整洁。2、保养制度定期对校车进行保养,包括更换机油、清洗车身、检查轮胎等。定期对校车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车辆各项性能达标。二、驾驶员资格与培训1、资格要求(1)驾驶员需持有有效的驾驶证,并具有驾驶校车的资格。(2)驾驶员需具备良好的驾驶技能和职业道德。2、培训制度(1)定期对驾驶员进行安全驾驶培训,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2)驾驶员需参加定期的安全驾驶考核,不合格者需进行再培训。三、学生安全乘车规定1、上车规定学生需在指定的站点等候,按顺序上车,不得争抢座位。学生上车后需系好安全带,不得在车内打闹、奔跑。2、下车规定到达目的地后,学生需有序下车,不得推搡、拥挤。下车后需迅速离开校车,不得在校车周围逗留。四、校车安全设备配置(1)校车需配备灭火器、急救箱等安全设备,并定期检查设备是否完好。(2)校车需安装行车记录仪、监控系统等,以便于安全管理和事故处理。五、紧急情况处理及应急预案1、紧急情况处理(1)驾驶员在遇到交通事故、车辆故障等紧急情况时,需迅速采取相应措施,保障学生安全。(2)如发生人员伤害等情况,需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及时通知学校相关部门。2、应急预案(1)学校需制定校车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流程、责任分工等。(2)学校需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六、校园内外交通安全管理措施1、学校需对校园内外交通状况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交通安全管理措施。2、学校需定期对校园内的交通标志、标线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交通设施完好。七、定期检查与维修保养制度1、学校需建立校车定期检查与维修保养制度,确保校车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2、定期检查包括车辆外观、发动机、刹车系统、轮胎等关键部件的检查。3、维修保养工作应由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确保维修质量和安全性。八、家长沟通与协调机制1、学校需建立家长沟通与协调机制,及时向家长通报校车运行情况、安全管理制度等。2、学校需设立专门的校车管理部门或联系人,负责处理家长的反馈和投诉。3、家长有权利和义务参与校车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改进,共同维护学生的安全。本管理制度旨在确保学校校车运行的安全、有序和高效,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希望全校师生、家长和相关工作人员共同遵守本制度,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