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迁移创新做好实验设计题【栏目功能定位】实验题是高考物理的重点,分值占整卷的20%左右.实验题也是难点,考生见了容易发慌,不知从何处下手分析解答,失分现象十分严重.物理高考力图通过在笔试的形式下考查同学们的实验能力,同时也希望通过考查一些简单的设计性的实验来鉴别同学们独立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迁移”能力.实验试题的设计本着“来源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的原则,有利于引导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重视基本实验、常规实验,注重培养和提高同学们的实验能力和素质.其实解答物理实验题并不难,下面为同学们介绍一下实验题目处理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处理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1.要明确考查知识范围.现在的物理实验题涉及力学、电(场、路)磁(场、感)学等知识.尽管题目千变万化,但通过仔细审题,能直接地判断出命题人想要考查的知识点和意图.2.要看清实验题图.实验题一般配有相应的示意图、实物图,实质是告知实验仪器(或部分)及其组装情况,让考生琢磨考查意图.只有看清了,才使你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认识这些器材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便能初步勾画实验过程.3.要捕捉并提取信息.试题总是提供诸多信息再现实验情景的,因此,正确解答时必须捕捉并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使问题迎刃而解.一般需要关注如下信息:(1)新的概念、规律、公式.一些新颖的非学生实验题、陌生的新知识(概念公式)应用题、新规律验证题,都为我们提供信息.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提取有用信息为解题服务.(2)新的表格数据.通过解读表格,了解实验测量的物理量,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判断相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如正比例,反比例关系,平方还是开方关系,或者是倒数关系.根据数据描点作图、直观实验反映的某种规律.(3)新的物理图象.实验题本身提供物理图象,但这些图象平时没有接触过,关键要明确图象的物理意义,帮助正确分析实验问题.例题(2010·课标全国·23)用对温度敏感的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某热敏电阻RT,在给定温度范围内,其阻值随温度的变化是非线性的.某同学将RT和两个适当的固定电阻R1、R2连成图1虚线框内所示的电路,以使电路的等效电阻RL的阻值随RT所处环境温度的变化近似为线性的,且具有合适的阻值范围.为了验证这个设计,他采用伏安法测量在不同温度下RL的阻值,测量电路如图1所示,图中的电压表内阻很大.RL的测量结果如表1所示.图1表1温度t/℃30.040.050.060.070.080.090.0RL阻值/Ω54.351.548.344.741.437.934.7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1所示的电路,在图2所示的实物图上连线.图2(2)为了检验RL与t之间近似为线性关系,在图3的坐标纸上作RL-t关系图线.图3(3)在某一温度下,电路中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如图4、图5所示.电流表的读数为________,电压表的读数为________.此时等效电阻RL的阻值为________;热敏电阻所处环境的温度约为________.图4图5解析(1)如图所示(2)用描点法作出RL-t图象,如图所示(3)由题图读得电流表读数为115mA,电压表读数为5.0V,则RL=UI=5.00.115Ω≈43.5Ω.由题表1知,对应温度约为64.0℃(62.0℃~66.0℃之间某一值均可).答案见解析命题感悟本题虽然叙述了一个全新的情境,但考查的仍是常规的问题,即据电路图连实物图,描点法作图象等,题目“源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考查学生从新情境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高分训练(2010·江苏·11)为了探究受到空气阻力时,物体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某同学采用了“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6所示).实验时,平衡小车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后,在小车上安装一薄板,以增大空气对小车运动的阻力.(1)往砝码盘中加入一小砝码,在释放小车________(选填“之前”或“之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图6(2)从纸带上选取若干计数点进行测量,得出各计数点的时间t与速度v的数据如下表:时间t/s00.501.001.502.002.50速度v/(m·s-1)0.120.190.230.260.280.29请根据实验数据在图7的坐标纸上作出小车的v-t图象.图7(3)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该同学认为:随着运动速度的增加,小车所受的空气阻力将变大,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根据v-t图象简要阐述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