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坛洛镇年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第一章、总则、编制目的山洪地质灾害是指山丘区由于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编制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目的是做好预防山洪灾害发生的充分准备,以有效防治山洪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辖区人员伤之和财产损失,避免群死群伤事件发生,保证生命和生产安全。、编制依据编制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等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条例和规定;山洪灾害防治有关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有关山洪、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报告等。、编定原则坚持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群众群众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抢、救相结合;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管理、分部门责任制,技术人员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因地制宜,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第二章、基本情况、坛洛镇位于南宁市西乡塘区西部,左、右江从南北部流经,地处丘陵地带,以丘陵山区为主,地质属沙壤土结构,岩层多属石灰岩结构,辖区地面高程M—M,山丘高程M—M,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多雨,多年平均降雨量毫M,其中日最大降雨量高达毫M。由于过度开垦和自然灾害等原因,辖区近年植被覆盖降低,水土流失现象日趋严重,发生山地灾害的几率大。根据前期调查,坛洛镇有个村受山地灾害影响较为严重。2/17、坛洛镇管辖个行政村和个社区,区域面积平方公里,总人口万人,耕地面积余万亩,年全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亿元,农民年均纯收入元,主要种植甘蔗、木薯、香蕉、玉M、水稻等农作物,其中香蕉是特色经济农产品,亦是经济支柱之一,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稳定好转。、山洪灾害防御现状山洪灾害突发性强,主要分布在山区,防御工作难度大,当前缺乏有效的预警预报系统,依靠实测降雨及目测地质情况决定防御方式和程度,并通过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原则,层层落实各级指挥部的报信、报灾、抢险、转移等负责制度。防御工作关键在镇高度重视,统一安排,各村配合做好以下工作:、开展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加强雨情、水情监测,及时发出预警信息,提前转移可能受到威胁的群众,主动避险。、采取不同形式,加大山洪灾害防御常识的宣传力度,不同程度地提高群众防灾、避灾意识和能力。、因地制宜,采取一切可以防御的手段。历年的山洪灾害防御方式:强调监测到位、保持灾情通讯联络畅通。具体做法:易水毁工程进行除险加固。存在问题:山洪沟、滑坡欠缺处理;除险加固工程投资有限;水土保持工程少;预警系统、救灾措施、搬迁避让、防灾管理等具体细节有待整改。历史山洪灾害损失及成因。我镇范围布有座水库和山塘,大都依山而建,有集雨面积大而库容小之特性,汛期容易发生溢洪,形成山洪灾害。历史上山洪灾害损失不少,因此每年都组织力量进行山洪灾害情况调查,收集详细资料汇报并存档备案。易发生山洪灾害地区是绿览山塘、群怀水库、小万礼水库、插花水库北干渠道等地段,这些地段周围山体陡峭,无护坡工程设施,工程年久失修,灾害类型有山体滑坡和土坝被冲垮等。如群怀水库,其进库道路两侧都是高而陡峭的山岭,常年遭受洪3/17水的冲蚀,在无防护工程措施的情形下,山体极易发生滑坡,坍塌的土方埋没农作物,阻塞通行道路,甚至出现陈旧房屋被山洪泥石流冲倒的现象,影响群众正常的生活生产活动。水库、山塘工程不稳固是引起山洪灾害的原因之一,长期不对灾区山体实行护坡处理也是重要因素,此外还与无可抗拒的突发性大洪水以及其它山洪灾害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有关。第三章危险区、安全区的划分一、划分原则危险区是指受山洪灾害威胁的区域,一旦发生山洪、泥石流、滑坡,将直接造成区内人员伤亡以及房屋、设施的破坏。危险区一般处于河谷、沟口、河滩、陡坡下、低洼处和不稳定的山体下;安全区是指不受山洪、泥石流、滑坡威胁,地质结构比较稳定,可安全居住和从事生产活动的区域。安全区是危险区人员的避灾场所。安全区一般应选在地势较高,平坦或坡度平缓的地方,避开河道、沟口、陡坡、低洼地带。二、坛洛镇山洪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