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范例.指导.参考冠梁、腰梁及砼支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一、依据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2.《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T999(2003年版)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124.《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1992;5.《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1987;二、施工质量控制流程见“冠梁、砼腰梁及砼支撑质量控制流程图”三、施工前准备1、钢筋原材进场后材料员会同质检员、技术员、协作队对钢筋的外观质量进行检查。钢筋原材应具有有效的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规格尺寸符合规范要求,外观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绣。对不符合要求的原材要求退场处理;2、每批钢筋原材进场后材料员委托试验员根据《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123.0.6条要求,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原材经检验合格后,报监理审批后使用;3、水泥进场时质检员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委托试验员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等的规定。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4、技术员、质检员应详细阅读设计单位提供的工程设计图纸和技术文件;监理单位提供的工程监理大纲及有关文件;透彻了解建设、设计和监理单位对本工程施工质量的原则要求和特殊要求,并在工程实施前召开由技术、质量及现场施工人员参加的技术、质量交底会,进一步明确设计意图、技术要求和质量检验标准。四、施工流程1、土方开挖(1)测量员放出高程控制点后,开挖过程中技术员应跟踪测量开挖面高程,不得扰动、超挖;完美WORD格式完美WORD格式图纸和相关技术条款、规范,避免钢筋绑扎错误及返工现象;c)安装时技术员应每隔3-5米设吊线锤和样架,以保证钢筋平、直、齐,并控制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d)安装过程中应保持钢筋的整体稳定、不变形。主筋应采用搭接焊或按要求进行绑扎搭接。单面焊接时所有焊缝长度不得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双面绑条焊接时所有焊缝长度不得小于5d,焊缝必须饱满无砂眼,焊接表面应均匀、平顺,无裂缝、夹碴、咬边、凹陷、焊瘤和气孔等缺陷;e)梁底部及两侧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应在钢筋绑扎时预留,避免后期调整困难;(5)钢筋绑扎完成后技术员通知质检员验收,合格后向监理报验;6、模板施工(1)模板施工前材料员、技术员、质检员应对施工所用模板进行检查,要求平整、清洁,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接缝要平顺;(2)施工人员应根据测量员放出的控制点拉线施工,技术员每3~5m检查一次模板位置偏差及垂直度;(3)侧模封模之前技术员应对结构范围内基底进行检查,无泥土、杂物后方可封模;(4)模板施工完成后,技术员通知质检员验收,质检员应对以下项目重点检查:a)模板接缝不应漏浆;b)表面不平整度(2m靠尺检查)小于2mm;c)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润湿,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d)结构物边线与设计边线偏差不大于10mm;e)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脱模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外观质量的脱模剂;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玷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f)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杂物应清理干净;g)模板安装和浇筑混凝土时,技术员应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观察,并要求施工人员进行维护。发生异常情况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进行处理7、支撑系统立模完成后技术员应对支撑系统进行检查,支撑撑系统的材料强度应满足结构荷载及施工荷载要求,并搭设水平撑、剪刀撑,确保支撑系统的整体稳定;8、混凝土浇筑(1)浇筑时技术员应注意控制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高度大于2m时应加挂溜筒;范文.范例.指导.参考完美WORD格式范文.范例.指导.参考(2)商品混凝土运送到现场后,技术员通知试验员取样,并现场检测其塌落度。混凝土塌落度应符合施工技术措施要求,浇筑时试验员应根据天气情况和入仓塌落度及时与拌合站沟通,以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9、混凝土养护、拆模(1)砼浇筑完毕后,应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