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分析报告年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学校:太平中心学校年级:五年级学科:黑龙江人文与社会任课教师:张晓乐于淑贤董宾宾五年级共有学生人,本次测试最高分99分,最低分31分,总分8182分,平均分78.67,及格率为95.19%,优秀率为28.85%。一、对试题的分析:本次测试全面地考查学生对《黑龙江人文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的知识,测试了全书涵盖的所在内容。题型包括填空题、辨析题、选择题、问答题,全面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思考能力。试题难易适中,适合所有层面的学生。二、答题情况分析:第一题“填一填”,共15个空,每空2分,共30分。本题总得分2288分,得分率73.3%,失分832分,失分率26.7%。学生对黑龙江湿地、森林、资源、自然保护区及珍惜动物等有关知识掌握较好,失分较多的集中在“哈节约用纸就是保护森林和河流”对森林和树木概念记得不准确。其它题掌握得很好,还有树木能杀死空气中的病菌和细菌,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写出来。第二题“我来辨”,共10道小题,每小题2分。本题总得分1664分,得分率80%,失分416分,失分率20%。学生本题答得比较好,大部分学生都没有丢分。本题涉及到的知识有国家级保护动物、自然环境的保护等知识。失分比较少,一些出现错误的题是“森林对气温有着巨大的调解作用”和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繁衍的物质基础”,学生记忆不够深刻,对环境问题不是太上心,不够扎实。第三题“选一选”,共五小题,每题2分,本题总得分624分,得分率60%,失分416分,失分率40%。学生此题丢分在2和5题上,没有认真读题,对以野猪为食的动物弄不清。第5题对丹顶鹤的象征意义了解不够全面。第四题“想一想”,共三小题,每题分别为12分、13分、15分,本题总得分3640分,得分率87.5%,失分520,失分率12.5%。第一题“洪水灾害形成除了自然引发的原因外,还有什么原因?”学生答得不够全面,语言组织能力比较差。第二题“生物学家为什么称森林地球之肺?”学生答得也不够全面,一共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只答出一个或两个方面的问题,丢了一部分分。第三题答得很好,学生都能写出关于保护家乡森林资源的倡议书。三、取得的成绩与不足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总体来说是好的,当然也有个别的同学没掌握好。学生的组织语言能力也比较差,造成失分较多。还有少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好,丢了不少分。这在今后的回答问题技巧上也应该多加指导。四、改进措施今后要进一步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只有把自己看做学习活动的主人了,那么他的自我意识才能很好地觉醒,组织语言的能力也会大幅度的提高,而不能像以往那样,什么问题都等教师的现成的标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