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物课“减负”姓名:邹成君阿荣旗那克塔中学邮编162793【摘要】让学生喜欢我,减轻学生心理负担。让学生喜欢上生物课,减轻因课堂授课给学生造成的负担。让学生喜欢生物知识,减轻因作业和考试给学生造成的压力和负担。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达到减负的教育目标。【关键词】喜欢、讲授、提问、作业、考试、减轻、负担。“减负”是教育改革的切入点,是改革传统应试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减负”不是片面地减少学生的学习时间,作业量,也不是机械地砍掉一些课程和内容,更不是降低对学生的要求。在减轻学生各种负担的措施中,改进各科教学方法是最直接的效的措施。下面谈一谈我在生物课教学中体现在“减负”中的几个方面。一、让学生喜欢我,减轻学生心理负担。学生的心理负担产生来自社会、家庭及学校等。对于学校,主要是因为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不当造成的。那么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主要实施者就是各科任课教师。我任生物课教学,首先加强与学生沟通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使学生喜欢与我交往,我既是他们的“严师”又是他们挚友,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学生在我面前不拘束,无话不谈,和我在一起他们感到愉悦,心里没有包袱,喜欢我和他们在一起。学生喜欢你才能更好的喜欢上你所教的课。其次,在与他们交往中教育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人才观,培养他们具备健全的人格。身体力行,用行动来动人,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坚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二、让学生喜欢上生物课,减轻因课堂授课给学生造成的负担。要想上好每一堂课,教师必须改进课堂教学,摆正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废止教师空洞说教式讲授,利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喜欢上这门课,在轻松愉快中掌握知识,同时注重开拓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不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让课堂呈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局面。无论教学如何改革,“讲授”仍然会作为“有效教学”的一种有意义的常见教学方式。它一定会以它的“优势”使之在长久的教学实践中延续下来,并延续形成了的传统。课程改革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教师的“讲授”似乎不重要。其实,必要的“讲授”是不能少的,尤其是对于那些“能说会道”的老师来说更是如此。生物教学也不例外,尽管生物课需要教师讲授的内容不是很多,但是,恰到好处、画龙点睛的“讲授”总是能够吸引学生,能使学生借助某种比喻、神似的表情效应而更高效地理解、记住某些似乎难以理解的知识。无论“讲授”多么精彩、有效,教师的讲授都是有限的和零碎的或者说是辅助性的,教师若想有效地激发学生“投入”学习,则需要有效地“提问”并“激发”学生讨论、思考,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保持某种“互动”的状态。生物有效教学的基本状态是对话式的、互动式的、学生自主的学习状态。在这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教学中,更重要是维持某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学生自主、积极的学习状态,它取决于教师的“提问”是否有效。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兴趣,且这种注意或学习兴趣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能够使学生展开积极讨论。有效提问是一个很微妙的教学技巧。一个恰到好处的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积极性,它能够使学生全神贯注进行思考、进入良好的思维情景中。反之,一个不严谨、不科学的问题,则使学生茫然、无所适从,限制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积极性,使学生精力分散、进入无续的乱想中。因此,教师的提问,必须要有严密的科学性、逻辑性,既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对抓住了学生的思绪。有效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变封闭学习为开放学习,变苦学为乐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为获得知识、掌握技能、提高能力、关注社会中与生物有关的热点问题、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而学。如在授环节动物门中探究观察蚯蚓这节课时,可将学生分成五个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