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2011年度课题《小学综合课程中如何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研究总报告2011年4月,我校申报的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2011年度课题《小学综合课程中如何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获得立项审批,在我校进行课题研究,整个课题研究进展顺利,取得了较好的成果,课题能按计划进行并完成达到预定研究目标。一、把握目标,保证课题工作顺利开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智、体、美、艺术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的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这个决定表明了音体美在素质教育中扮演者重要角色,在音体美教学中包含着诸多美育的因素,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正是进行美育的黄金阶段。现阶段小学在音体美教学中对学生缺少美育方面的研究,尤其是我们认为音体美学科中都能在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相对于其他学科更直观、更具体更具有时效性、推广性、带动性。从2011年4月起,我校课题组根据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2011年度课题研究方案进行了定向、连续有序的研究。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我们深感对此课题研究与实践具有更加现实而重要的意义。由此,结合当前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和体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课题组通过讨论、协商,共同拟定《《小学综合课程中如何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一课题。课题组采取分项研究、重点突破、集体探讨、合作创新的方式,按计划有序地开展研究。通过学习、培训,提高了教师对课题实验工作的认识,解读了新课程理念,基本掌握了实验操作程序,为课题实验奠定了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二、整体规划、逐步实施,推进实验工作的有效开展加强课题组制度建设和思想建设。制度建设上要求形成一套符合我校实际的制度,以使课题组开展活动有章可循,比如“理论学习制度”:要求教师写好业务、理论学习笔记,课题组教师人手一份以上教育刊物。“教学观摩制度”:以子课题组为单位开展课题研究实验课,初期定好内容、人员、时间,并及时形成资料。“评比奖励制度”:把“参加课题研究”作为评先评优的条件之一,始终树立热爱教科研、投入教科研的思想。1、2011、5--2011、7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开题报告对实验中存在的组织问题及如何解决实际困难进行深刻反思,修定课题实验方案,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2、2012、3—2012、7开展第二阶段如何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实践。3、2011、8-2012、1开展第一阶段如何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实践。4、2012、7—2012、9总结一学年开展如何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实验研究。5、2012、9—2013、1开展第三阶段如何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实践。6、2013、3—2013、9《小学综合课程中如何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实验研究结题报告三、研究力量的安排课题组成员都是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实践经验和研究兴趣的新课程改革的积极实践者。学校为课题组的实验研究提供必要的时间、物力和财力保证,有计划地安排课题组成员外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和实验研究能力。建立课题定期活动制度,加强课堂教学实践。根据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组织若干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尝试;积极开展校本教研,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定期开展说课、听课和评课,探讨实践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积极反思总结,及时开展交流;每学期都对教学实践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并相互交流,深入理论提升,认真撰写论文。课题负责人:高兰英成员:郑新玲吴燕王娥焦兴刚姜红宇杨英课题撰写:高兰英课题研究指导:科学院小学教研室四、研究背景课题研究的背景《新课程标准》提出:“通过音体美学习,丰富学生,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以及实践能力,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兴趣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课程标准从全新的角度,按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强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