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税收执法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精选文档】【完整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可编辑放心下载)当前税收执法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近年来,基层国税机关围绕中心工作,大力推进税收法制建设,积极构建教育、防控与惩治相结合的风险防控体系,税收执法管理进一步标准,税收法治环境不断优化。但随着纳税人维权意识的增强和社会监督作用的发挥,国税部门面临的执法风险防范任务会随之加大。因此,持续提升基层人员的依法行政能力,完善落实更加有效管用的风险防范措施,不断提高国税机关的执法管理水平,将是我们需要长期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当前税收执法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执法不严现象仍然存在。在税收征管工作中,个别人员不能严格按照程序规定处理涉税事宜,客观上给一些不法分子的涉税违法违规行为提供了时机。如个别人员在办理资格认定时不到纳税人经营场所实地查看,对一些申请资料核对调查不仔细,对一些不符合认定条件把关不严格;有的日常巡查走形式,调查走访不深入,工作蜻蜓点水,甚至敷衍应付,给纳税人偷逃骗税留下时机;个别人员发现税收违法行为,以简易程序代替一般程序,打击力度缺乏,对纳税人未形成应有的约束力;在优惠政策上,有的纳税人以假合同、假协议弄虚作假,虚开虚抵,钻政策的空子,到达少缴税款或让相关联企业多抵税款的目的;核定双定户税额,不按照核定程序进行,靠以往经验核定,甚至无核定税款通知书;税收监控不严格,税收政策宣传不及时,日常纳税辅导不细致,造成纳税人少缴税款,也给不法分子偷逃骗税留下可乘之机。〔二〕执法管理水平仍需提高。局部税收执法人员仍存在业务水平缺乏、职业道德观念淡薄、风险防范意识薄弱等执法能力缺乏的情形。态度不认真,执法欠标准,律己不严,疏于防范,监督不全面,导致执法过错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少数人员思想觉悟不高,缺乏爱岗敬业意识,工作态度不认真;有的适应能力差,学习浮漂,不愿钻研,对新税收政策一知半解,跟不上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个别人员法制观念淡薄,经不住威逼利诱,为不法分子遮风挡雨开绿灯,甚至参与违法活动;有的业务能力差,对纳税人的涉税违法活动不会监管;有的责任意识差,逃避税收执法监控和考核,对不好控管的纳税人不纳入正常管理,对该处分的从轻处分,或不予处分,在造成税款流失的同时埋下了风险隐患。〔三〕考核管理力度有待加强。当前的考核管理,对执法行为过错主要是以批评教育为主,奖惩及行政处分手段应用较少。一是重监控,轻结果。监控时省、市局大量下达指标,催促基层完成评估稽查任务,但是销号后,便不再过问应用效果。二是重问题,轻整改。主要表现在执法监控发现问题较多,而整改落实较少,调查处理的结果大多是无问题。如对税收分析监控系统中监控出同一财务人员担任多家企业财务会计的问题,作为税务主管机关,只核查财务会计身份的真假,而对这几家企业之间有无业务往来、有无互相开具专用发票进行抵扣的情况不去深入调查,思想上麻痹大意,为企业违法活动开了绿灯。三是要求多,追究少。各种考核指标、征管制度、管理措施制定较多,对执法过错追究力度不大,警戒作用不强,容易使人产生错觉,认为既使执法考核出现过失也无关紧要,因执法严肃性表达缺乏,导致相同的执法过错重复出现。如个别单位的税收征管档案资料缺章漏印,资料不全,不同纳税人签名笔迹相同,发现这类问题时仅要求整改,而缺乏经济和行政手段的制约,导致问题重复出现,影响了税收执法的刚性。〔四〕税收执法与税收任务之间存在矛盾。刚性的税收任务指标弱化了刚性的税收执法,在主客观上造成了税收执法的不作为、慢作为和乱作为。在组织收入第一位思想的支配下,执法人员把工作主要精力放在了完成收入任务上,在收入形势不好的时期和地方,千方百计挖潜增收,严格税源管理;而在收入形势好的时期和地方那么执法偏松,少收或不收,该收的暂缓征收,放松了日常风险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执法不公,损害了局部纳税人的利益,影响了税收法治环境。如个别地方政府为完成财政收入任务,利用与税收法律法规相抵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