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课程教案课题:产科常见症状和体征的评估与护理教学目的:1.识记孕产妇常见症状和体征。2.理解产科评估要点。3.理解辅助检查在产科评估中的作用。4.学会运用正确方法评估产科常见症状和体征。课型:新授课课时:本章共11个项目,安排6个课时。教学重点:识记孕产妇常见症状和体征。教学难点:学会运用正确方法评估产科常见症状和体征。教学过程:1.教学形式:讲授课,教学组织采用课堂整体讲授和分组演示。2.教学媒体: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媒体技术。作业处理:完成每个任务的目标检测。板书设计:本课标题产科常见症状和体征的评估与护理课次4授课方式理论课口讨论课口习题课口其他口课时安排3学分授课对象院系、专业:护理专业任课教师教材及参考资料1.《妇产科护理》,主编:黄群、姜梅;复旦大学出版社。2•本教材配套视频教程及学习检查等资源。3•与本课程相关的其他资源。教学基本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课堂导入参考以下形式:1.衔接导入2.悬念导入3.情景导入4•激疑导入5.演示导入6.实例导入7.其他形式本章基本知识汇总项目一腹痛【概述】腹痛多数由腹部脏器疾病引起,是产科常见的症状之一。【病因与临床表现】1•妊娠早期腹痛伴阴道出血(1)流产;(2)异位妊娠;(3)妊娠滋养细胞疾病。2妊娠中晚期腹痛伴阴道出血(1)早产(2)胎盘早剥(3)子宫破裂【辅助检查】1.血BhCG动态测定2.血尿常规检查3•肝肾功能检查4.血栓和止血检测5.B超检查6•经腹壁与经阴道后穹窿穿刺抽出暗红色不凝血,有助于对腹腔内出血的诊断。【护理评估】1•月经史2•生育史3.既往史4•评估一般体征5•评估腹部体征6•评估要点(1)妊娠早期。(2)妊娠中晚期。(4)重视突然发生的腹部剧痛(5)重视伴随症状【护理措施】1•准确评估由于每位孕产妇对疼痛部位的描述以及对疼痛的敏感性和耐受性不同。1.熟练学习并掌握产科常见症状和体征的评估与护理2•密切监测病情3•密切监测胎儿变化4.重视孕妇的主诉5.做好抢救和终止妊娠的准备6.心理支持【健康教育】1.加强围产期保健2•指导健康的生活方式3•保持良好的情绪避免过度的情绪波动。项目二阴道出血【概述】阴道出血是产科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很多时候直接关系到母婴的安全,因此一旦发现必须积极查找原因,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和护理。【病因与临床表现】1•妊娠早期阴道出血(1)流产。(2)异位妊娠。(3)妊娠滋养细胞疾病。2•妊娠中晚期阴道出血(1)早产。(2)前置胎盘。(3)胎盘早剥。3•分娩期及产后阴道出血(1)产后出血。(2)晚期产后出血。【辅助检查】1•血常规检查有助于了解失血的程度。2.血BhCG的动态测定有助于了解流产、异位妊娠及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判断。3.血栓和止血检测了解凝血功能,有助于早期诊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4.B超检查有助于对流产、异位妊娠、前置胎盘及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判断。【护理评估】1•妊娠早期(1)月经史:评估月经周期情况,包括经量、经期、末次月经时间。(2)既往史:有无性生活史及外伤史。(3)出血时间、量及颜色:有无组织物排出,值得重(4)伴随症状:早孕反应及程度,有无腹痛等。2.妊娠中晚期及产后(1)孕周:妊娠晚期出血除先兆临产外,多为病理性。(2)出血的部位:评估是阴道出血、尿血还是便血。(3)血液的颜色及性质:评估血液是鲜红、暗红还是淡红色,是否混有羊水。(4)出血次数与出血量:有时阴道出血量虽少,但持续时间长同样会导致孕产妇出现休克。(5)子宫收缩:评估子宫收缩的频率、强度,找出导致阴道出血的原因。3•评估要点(1)准确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注意有无贫血貌和休克体征。(2)停经史:大部分的自然流产孕妇均有明显的停经史,结合早孕反应、子宫增大以及B超检查发现胚囊等表现能够确诊。但如在妊娠早期发生的流产,其阴道出血很难与月经异常鉴别,很多时候无明显的停经史。(3)警惕内科出血性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严重的肝功能损害等。(4)诱因和伴随症状:诱因包括剧烈的运动或腹部、外阴部外伤史、性生活史等。伴随症状包括出血时有无腹痛,有无全身出血倾向(如鼻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