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总结一、人社工作情况(一)围绕发展大局,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2013年,我们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按照省市确定的绩效考核、“六个走在前列”、为民办实事等目标任务,不断夯实基础,创新举措,狠抓落实,主要目标任务全面超额完成。一是城乡就业形势保持整体稳定。2013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4.93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96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56万人,新增小额担保贷款2.47亿元,零就业家庭连续七年保持100%动态清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9%。二是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39.1万、151.12万、101.48万、126.57万和101.01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267.98万、513.5万人。全市累计征收社会保险费178.05亿元,再创历史新高。三是创业和培训工作稳步推进。全年全市职业培训12.77万人,创业培训2.15万人,职业技能鉴定6.04万人。创业型城市创建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深入推进,在首届全国创业专项大赛中,我市成绩名列所有参赛城市首位,大学生创业代表事迹被央视报道。四是人才管理服务工作扎实有序。圆满完成全市2012年度中高级职称评审和2013年度职称评审职数申报审核和材料审查工作,按照程序完成各类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资格审查工作,没有出现任何负面影响事件,深受省厅好评。争取国家引智项目14个和省级引智项目73个,引智资金达887万。四是公务员考录更加科学规范。严格审核各招录单位申报的职位条件,放宽专业限制,消除人为设置高门槛现象,2013年我市计划招录公务员430名,共组织26980名考生报名,实际录用409名,做到了考生、招录机关以及社会三满意。率先在全省依托电子政务内网建立了公务员管理动态信息数据库,我市全员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经验被《中国组织人事报》全版推介。五是人事考试培训工作再创佳绩。积极开展以公务员四类培训为重点的各类培训工作,全年共举办各类干部和中高级人才培第1页共10页训班25类302期,培训对象超45000人次。高质量组织各类招录类、职称类、职(执)业资格等各类人事考试54项8593场次、报名人数达12万余人次,创长沙考试历史新高,保持人事考试“零事故”记录。六是事业单位人事改革稳慎推进。已核准区、县(市)事业单位招聘计划2622个,完成129家市级事业单位1262人的公开招聘,无不良社会舆情,社会反响良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及人员聘用工作基本完成,为102家事业单位办理岗位异动1200余人次。集中组织了全市工勤技能一级岗位和工勤技能二级岗位的报名和资格审查工作。七是劳动关系更加和谐。全市各类企业的劳动合同签订率稳定在98%以上,稳定就业的劳动者合同签订率达100%,市本级1084家企业92660人次进行了劳动用工备案。全市共有10699家企业实行了工资集体协商,建制率为97%。(二)坚持改革创新,制度体制建设取得突破。一是就业联动机制初步形成。xx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工作,炼红书记实地调研就业难问题,原市长张剑飞亲自召开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职能进一步明确和强化,形成共同推进就业工作的强大合力。主动争取部、省、市支持,争取各级就业专项资金3.05亿元,促进了各项就业政策的落实。二是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突破。积极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调整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出台了《xx市技能大师表彰管理办法》等6个文件,启动首届技能大师评选表彰活动,评选了15名技能大师,评审高技能人才基础能力建设项目3个、技能大师工作室6个。广泛开展了全市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技能宣传月”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了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三是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出台工伤康复管理试行办法和机关事业单位、小型服务行业、季节性用工企业工伤保险参保办法,实现工伤保险职业人群全覆盖。建立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正常增长机制,缴费档次提升到100-3000元共30个档次。实现职工医保和生育保险市级统筹,居民门诊统筹工作在全市全面铺开。我市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经验被人社部内刊向全国整体推介。被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