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VIP免费

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_第1页
1/1
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教师备课时找恰当的切入点,就是文本解读的局部之一。品读局部,是为了升华出对整体的准确认知,而对整体的准确把握,又能更好地指导局部鉴赏。初中教材的单元导读,每篇课文前的阅读指导,都是从整体上指导学生如何阅读文本,而在学生解读文本时做的圈点批注,分段分层来概括思考等等,又是对每个局部的鉴赏。而整体,也是相对而言的。一篇文章是一个整体,一个单元是一个整体,节选课文的全本,也是一个整体,研习探究中一组文章构成的专题,也是一个整体。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延展适度,从一个最为恰当的整体视角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局部理解。如从《水浒》节选的《智取生辰纲》,晁盖、吴用等之所以能“智取”成功,直接原因在于1—5段中杨志的所作所为:一路走来,杨志张口骂人,用藤条打人。当他第五次举起藤条时,他与众人的矛盾已达到顶点,众军汉已经不买账了,老都管也不留情面地训斥了。此时,白胜来了。如果说上次丢了花石纲是天灾的话,这次丢了生辰纲是人祸了,而这“人祸”里有一部分该由他自己负责。对杨志而言,他的不幸除了天下大乱的社会原因外,他的性情、他对仕途的执著,也是重要原因。小说中交待,他是杨家将的后代,想光宗耀祖,丢了花石纲也不落草,因名利之心未死。在京城卖刀时又与泼皮牛二争执被发配,才给梁中书押送生辰纲。也许正是杨志太看重这个翻身的机会了,所以才那样急切地想成功,但詈骂和藤条怎能笼住人心?结果把队伍带成一盘散沙,体现了他急于事功而不得的尴尬。从杨志的一生看,丢生辰纲,使他从此失去了再度崛起的机会,只得上二龙山,这也成了他人生的转折点。而“智取生辰纲”这回更成了众英雄走上梁山的导火索也可以说是《水浒》这部小说的“根”,有了这“根”才有了枝繁叶茂的108位英雄好汉的大聚会。这样,把整体与局部联系起来,把局部的书读活了,才能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积极性,也才能更好地理解《水浒》“逼上梁山”的主题。而整体如果出现错误判断,在局部阅读中就没有立足点。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对主题的理解,若认同这些选项:“用百草园的快乐来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的不满”。在文本中就找不到恰当的依据。在三味书屋求学也未见作者有厌烦情绪,“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鲁迅在书桌上还刻过一个“早”字,他的学习成绩是很好的,寿镜吾老先生对他也非常欣赏。先生的戒尺“是不常用的”“普通总只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连先生入情入境的吟咏,少年时的鲁迅都“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我们很难从孩子的眼里看到束缚,看到不满。如果我们脱离那个时代,用今天素质教育的课程安排来批判三味书屋的教学,就有违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了。总之,阅读时要在立足整体的基础上解读局部,而一个个局部的深入理解又整合升华出准确的、深刻的整体认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