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结构侵略与反抗一、西方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㈠鸦片战争(1840.6—1842.8):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⑵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直接原因、导火线):林则徐虎门销烟。⑶鸦片战争爆发标志: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鸦片战争爆发。⑷1841年初,英军占领香港岛。⑸1842年,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中英《南京条约》签订⑹影响(危害):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⑺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⑻历史教训;“落后就要挨打”是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深刻的历史教训。㈡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⑴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⑵火烧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放火焚烧。⑶不平等条约: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割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叶岛在内约4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共割占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㈢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⑴日本发动战争目的(原因):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⑵黄海大战:1894年9月,北洋舰队在黄海大东沟遭到日本舰队袭击。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为保护旗舰,指挥舰队冲锋向前,壮烈殉国。⑶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⑷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1895年,李鸿章和日本的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主要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影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1900年8月中旬,八国联军侵占北京。⑵不平等条约:赔款最多的条约《辛丑条约》,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等国签订《辛丑条约》主要内容:①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③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④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影响(严重危害):《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⑶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说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清廷已成“洋廷”)㈤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⑴从《南京条约》的签订到《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社会发展呈现出: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⑵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①《南京条约》签订,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②《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③《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⑶从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得到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强盛才能维护领土和主权的独立;清政府腐败无能;帝国主义本质是侵略;中国近代是一部屈辱史、斗争史。二、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㈠民族英雄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⑴林则徐禁烟原因: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⑵鸦片输入的危害:白银大量外流,加剧了中国的贫弱;鸦片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质。⑶青少年对毒品应持态度:珍爱生命,拒绝毒品,远离毒品;依法律己,决不吸食、注射毒品;积极同各类毒品犯罪行为作斗争。⑷虎门销烟史实及意义: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㈡太平军抗击洋枪队⑴1851年,农民革命领袖洪秀全在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把南京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