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农村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淮安市泾口镇第二中心小学王仁干内容摘要:在信息时代社会的今天,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农民开始关注子女教育。本文从:建立健全教育机制,优化队伍提高质量,加强学生德育教育,充实德育活动内容,把握学生个性化特点等方面,着力增强学校的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关键词:思想道德社区教育实效性个性化在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信息时代的今天,农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生产力、生产水平提高了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有力的促进了“两个文明”建设,农民素质有了普遍提高,农民对孩子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形成了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这也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基地。因此,我校集合校本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农村社区教育优势,以学校为主、社会参与、共育人才为目的,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一、建立健全教育机制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的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我们认可这个观点,认为要改变孩子,首先应该改变家长。农村公民素质虽然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由于农民工作的特殊性和打工热的影响,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一些不便。为此,学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成立了以老干部、老党员复员军人、劳动模范为代表的“两个文明”建设指导站。家长委员会的职能是根据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召开家长会,分析家庭教育现状,提供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育儿经验,参与学校做好“两个文明”建设的经验总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我们开办家长学校,定期或不定期地请家长委员会成员开展家教讲座,引导家长提高自身素质,讲究教育孩子的方法;开展家庭教育研讨会,由教师和家长共同讨论怎样教育孩子,交流好的教育经验和方法;对个别家长的教育方法进行专门指导;举办亲子活动,让家长与孩子一起学习,一起做事,在和谐的氛围中增进交流与子女之间的理解和感情,共同陶冶情操。我们的目标是努力引导、帮助学生家庭成为一个学习型的家庭。通过家长委员会,沟通家校教育。学校通过家长委1员会,对家庭教育提供指导建议,加强与学生家庭联系,沟通家校教育。信息交流使教师了解到学生的有关信息,了解到学生成长经历和对他们的行为起的作用影响因素。家长们也从与教师的这种合作关系获取有价值的子女教育信息,获取如何在家中与孩子相处的有益指导。另外,学校还使用“家校互联卡”,把学生在校的情况和学生在家的情况及时地相互反馈,便于家长和老师及时沟通,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二、优化队伍提高质量胡锦涛总书记要求把全党重视、全社会共同参与作为根本措施,不断增强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合力,因此,我校响应号召去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全力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力求德育内容与形式多样化。我们力求德育的内容更为生动、有效,形式更为多样化。重点做好以下一些工作:常规的德育工作——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庆国庆、少先队建队日,迎接新年活动,主题班会、宣传板报、演讲征文、年段各类文体活动、学生社会实践等,突出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为中心的思想道德教育,加强民族精神的培养。组织学生参观“神七”模型展、天文馆等,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素质。举办法制教育文艺宣传演出,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生命意识教育——组织学生到戒毒所参观,培养学生“关爱生命,远离毒品”请交通警察到学校来为学生进行生命安全教育,请学校的法制副校长、村片警为学生进行遵守法规教育;请消防大队的官兵到学校来进行防火知识教育,组织消防演练。吃苦耐劳教育——每学年一开始,我们请武警支队同志来校对学生进行军训,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吃苦精神。心理健康教育——利用镇医院的资源优势,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利用周末,组织医院心理医生到学校进行心理咨询,发放有关资料。在学生中设立班级心理健康委员,设立“心灵卫士”充分利用这些小助手与班级同学朝夕相处,便于及时发现同学的情绪状况的优势,对学生出现的心理小毛病及时疏导,大问题及时向班主任或学校心理教师报告,以使学生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