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之路——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2012年04月26日来源:共识网作者:曾飞【核心提示】美国的教育模式不可能照搬到中国。中国已经照搬了美国一些缺陷,如理性思维教育一边倒,排斥形象思维,培养偏执性,为理性疯狂打下基础。这制造了更多的害处,而并非益处。钱学森曾向温家宝总理进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我们的教育还有些缺陷。”温家宝坦率承认,“全面培养人才,这个意见我将带回去和有关部门研究。”面对整个民族的前途,我们需要的是直言,而不是“深刻学习领会温总理的讲话精神”正是这种中国教育产出的奴才精神全面窒息了中国出人才的大环境。首先,目前中国教育的问题不在于“有些缺陷”,也不在“全面培养”还是片面培养,而在于沿着一条封建教化的老路一条道走到黑而死不回头,依然专注于教化出奴才,而不在意冒不冒出人才。这个总方向问题也就直接体现在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上。钱学森敏感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他首先认为“杰出人才”是能够让中国“发展起来”的“人才”。这也就是说,不是指能够让中国“大治”的“人才”,所谓的经世治国之才,科举状元之才。此才不是那才,那才是奴才,而并非人才。看看中国最牛的大学北京大学到底牛在哪里?这里培养了什么样的人才?其一,牛在入选的学生最会考试。“走在外校校园里,记者随手‘抓’了几个学生打听孙笛和黄静远的信息,学生说得最多的两个词就是‘牛人’、‘神人’。‘她很有才气,成绩很优秀。’(按:才气=成绩很优秀)孙笛的一位同班同学说,学习方面,孙笛的确“牛气冲天”,大考小考基本上都是年级第一。在前不久举行的第四届全国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中,孙笛不光夺得了个人一等奖,还助外校拿下团体一等奖。”“事实上,从前两届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生”的录取情况来看,从这三所学校走出去的9名学生都交出了‘不负众望’的答卷:8人高考‘裸分’超过600分,9人均被北大录取,还产生了一位湖北省文科‘状元’,一位武汉市文科‘探花’。”(2011-11-23武汉晨报《北大清华推荐生:武汉“最牛中学生”牛在哪》)其二,“据不完全统计,拥有北大教育背景(曾在北大就读的本科生、研究生等)、在任的副省部级以上官员共有57人,拥有北大教育背景的官员人数近年呈明显上升趋势。”“5月25日,中国校友会网发布《2010中国亿万富豪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在上榜的亿万富豪中,北京大学造就和培养的亿万富豪人数最多,高达63人,雄居“2010中国造富大学排行榜”榜首,是我国“造富能力”最强的大学。”(6月2日2010年06月03日新华网《培养富豪和高官最多是北大的荣耀吗》)一句话,北大收考试状元(筛选出来的种子),出高官豪富(精英治国之才)。因为在中国,官与富高度相关。官员富豪自古都是“经世治国之才”如何说就不是人才呢?君不见,影视上的高官豪富面对主子口口声声“奴才”“奴才”吗?这在当前中国绝对是共识。这也完全符合事实,官僚对贱民虽然是半拉子主子,但对君主自然还是完完全全的奴才,只有奴才才有资格当高官富豪,高官豪富都是主子赏给的。连中国的企业主都会说,取人忠心第一,才能其次。刘少奇不是口口声声要大家争当“驯服工具”吗?驯服工具难道不就是奴才吗?有了大量的奴才秉性的臣民,才会有天朝的大治,这是封建中国千年来治国平天下的至理。于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教化,使臣民变得无比听话,成为驯驯服服的优秀臣民。教育之路也就高度简单化了,背经典,考状元,出人头地,争当高低各不同的奴才。依照这样的基本思路,你就看懂了当前中国教育的奇形怪状和光怪陆离。然而这种教育路线非常深入人心。至今有风行于世的“虎妈”和“狼爸”。“狼爸”还出书立传,炫耀一子一女同登北大校门的事实,彰显集中营式教育的成功,一是教育目标——登龙门,进北大,争取当高等奴才的机会,二是教育方式——体罚教育,使之习惯于当奴隶,将来有出人头地的潜质。“狼爸”之前还有“虎妈”。美国耶鲁大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