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新授课第一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1)一、自主学习的目标与任务:复习元素周期表,背诵1-20号元素的元素符号、结构示意图、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了解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二、结合学习内容思考:(1)原子是由哪几部分构成?每一部分具体有何种微粒组成?(2)核外电子一般分为几层?对应的英文字母是什么?三、自主解答下列各题:1.口述电子层的含义。2.各个电子层中电子的能量变化有何规律?电子先排能量高电子层还是能量低的电子层?【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原子组成、结构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2.掌握元素化合价、原子半径、原子结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出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微粒半及大小的比较。【重点及难点】元素化合价、原子半径、原子结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出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学习内容】一、课前自主学习检查:自查自纠二、构建知识框架、剖析典型概念(学生总结,教师点拨)[阅读课本]什么叫电子层?电子排布与电子层以及能量之间的关系?小结: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课堂主体参与(教案)⒈电子层⒉电子层的划分电子层(用n表示)1234567电子层符号离核距离能量高低⒊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表示电子层)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个(K层是最外层时,最多不超过2个);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个。③核外电子总是尽可能的先从排起,当一层充满后再填充下一层。(即排满K层再排L层,排满L层才排M层)。⒋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例:锂原子锂离子镁原子镁离子氟原子负离子[练习]判断下列示意图是否正确?为什么?[科学探究]填P14-P15表,并注意原子序数、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主要化合价等方面的变化,思考并讨论它们有什么变化规律?小结:㈡元素周期律⒈电子层排列的周期性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⒉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除稀有气体元素)同一周期,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逐渐,呈现周期性变化。⒊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练习]1、比较Na、S原子半径的大小。2、比较Na、O原子半径的大小。[思考]以上我们学习了原子半径大小的比较,那么离子半径的大小怎么比较呢?小结:㈢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⒈原子半径大小的比较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除稀有气体原子)⒉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1)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电子层数相同,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能力增强,半径。(2)同主族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元素周期表中从上到下,电子层数逐渐增多,离子半径逐渐。(3)同一元素的不同微粒(原子、离子)的半径大小比较同种元素的各种微粒,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如:r(钠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