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苏争锋【学习目标点击】1、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和战后初期国际关系发展的基础知识。2、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1、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2、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基础自测】见练习册【课堂导学】一.形成背景:①二战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对比,西欧国家普遍衰落,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世界格局被冲垮。②二战后期,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了国际关系新体制,即以美苏为中心的雅尔塔体制(奠基)③战后,美苏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美: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要领导世界(凭经济、军事、科技实力)苏:惟一能与美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二.主要表现形式:冷战1、冷战概念:指二战后美苏双方以及东西方之间在政、经、军、外交、文化、意识形态诸方面除诉诸战争之外的紧张对峙和对抗2、冷战形成过程:①序幕:1946年3月,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②正式开始:(政治)美: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③(经济)美:1947年马歇尔计划实质: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作用:①有助于西欧国家经济的复苏②便利了美对西欧的控制④苏:1947年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⑤苏: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⑥(军事)1949年,成立北约性质:以美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政治集团⑦苏:1955年成立华约性质:以苏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标志两极格局最终形成三.影响:1、积极影响:①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②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在共存中相互借鉴,吸取教训,取长补短,推动世界的整体发展。③促使第三世界的崛起2、消极影响: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导致国际局势紧张(局部战争)突出事例:德国分裂、朝鲜半岛的分裂和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重点阐释】1.如何理解雅尔塔体系与两极格局、冷战之间的关系所谓“雅尔塔体制”(雅尔塔体系),简言之就是美、苏、英三国首脑主要通过雅尔塔会议所确立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的基本蓝图,其实质是美苏两分天下;而两极格局是以美苏为中心,以两大军事政治集团、两大阵营全面对抗为主要特点的格局;而冷战是美苏对抗的主要形式。三者的关系是:雅尔塔体制的建立是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即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从属于雅尔塔体制在雅尔塔体制下两极格局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冷战的加剧又促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一般来说,两极格局的瓦解,也就意味冷战局面的结束,雅尔塔体制的瓦解。2.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1)消极影响:两极对峙引发了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和在世界范围内的争夺,战后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全面的“冷战”和局部“热战”相交织,造成国际局势的一次又一次紧张。具体表现:①德国分裂——如何处置德国是战后美苏斗争的焦点之一。(冷战、欧洲)②朝鲜战争——战后以美苏冷战为背景的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热战、亚洲)。③古巴导弹危机。(冷战、美洲);④越南战争——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大规模局部战争。(热战、亚洲);(2)积极影响:①在冷战的背景下,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举例:古巴导弹危机)②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都不同程度地从对方身上借鉴经验,汲取教训,并用于内部的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举例:战后美国继续重视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苏联在赫鲁晓夫改革中注意放宽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这都是双方各自都看到对方经济制度优越性的表现。)③冷战双方在科技、军事等领域的竞争也客观上推动了战后世界科技水平的提高,冷战后好多美苏的军事科技开始用于民用领域,推动了世界的进步。(举例:GPS全球定位系统最初是美苏用在战斗机上的导航系统,冷战后开始广泛应用于救援、城市交通管理等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④极格局下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壮大,第三世界由此崛起。(举例:不结盟运动。)【当堂检测】1.二战后,德国和朝鲜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