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三专题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学案第一部分[专题学习目标]课程标准:通过本专题的学习,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程中的作用。能够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20世纪以来,一代又一代追求发展与进步的中国人,逐渐摆脱了传统封建思想的羁绊,取得了思想理论方面丰硕的成果。学习过程中,在掌握基本知识点的同时,还要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学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来正确评价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探讨这些思想理论成果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影响。在对这些思想理论成果评价时,要学会同他人,尤其是不同见解从合作学习和交流。还要及时地请教老师。通过本专题的学习,了解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进一步加深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历程的认识,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理论成果,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专题学法指导](一)、整体感知20世纪是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巨变的100年。为了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中华民族进行了顽强不屈的抗争与奋斗,在此期间,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以各自思想理论及其革命实践成为引领时代进步的三位伟人。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愿望,成为辛亥革命的风帆。此后,孙中山紧跟时代潮流,推动国共合作,基于三民主义,形成了新三民主义,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大革命时期的旗帜。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实现了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世纪之交,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进行理论创新,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二)、聚集重点难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主要包括: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民主义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和共同愿望,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指导资产阶级推翻了中国君主专制统治,但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因此,它不可能指导资产阶级革命派取得革命的胜利。毛泽东思想指导无产阶级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邓小平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三)、学法引导比较法。比较法是历史学习中的一个重要方法。既有纵向比较,也有横行比较。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和归纳出一个历史事件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与相关事件的异同等。在学习本专题的过程中,将孙中山三民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者相互比较,能够非常鲜明地感受到三者自身所拥有的理论特色、各自的时代背景、所要完成的历史任务是迥然不同的。材料学习法。即在学习中,运用识读、记忆、体验、表达、制表归纳、置疑、比较等方法,积累必要的历史材料,并逐渐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学习本专题过程中,可以广泛搜集20世纪以来这些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的实践结果,并对其进行整理和置疑。提出问题,在同学间进行讨论,或向教师请教,也可以自己查资料来解决自己的问题。从而更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