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江苏省淮安中学II部高二历史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学案VIP免费

江苏省淮安中学II部高二历史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学案_第1页
1/7
江苏省淮安中学II部高二历史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学案_第2页
2/7
江苏省淮安中学II部高二历史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学案_第3页
3/7
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程标准】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进程中所起的作用。【重点难点】1、重点:“师夷”与“制夷”的关系;“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在洋务运动中的作用;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2、难点:分析每个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认识近代思想发展的过程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学法指导】感受主动向他人学习和积极进取的快乐,形成乐学善学而不盲从的态度,将学习西方与爱国主义、将爱国主义与现代化有机结合。【知识链接】联系必修一、二各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状况【知识梳理】一、“师夷长技以制夷”(一)背景:1、清王朝危机四伏2、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崛起3、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经世致4、有识之士主张向西方学习(二)形成过程:1、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1)主张:(2)表现:(3)地位:2、魏源(1)主张:(2)表现:(3)作用:(三)林、魏思想的影响: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一)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内忧外患(内:;外:)(二)含义:1、中学为体---2、西学为用---(三)(实践):洋务运动1、时间:2、旗帜:3、内容:4、结果:5、评价:三、维新变法思想(一)早期维新思想(19世纪60年代)1、产生原因(1)19世纪60年代以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不断加深(民族危机)(2)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和科学文化的不断传入(来源)(3)(经济、阶级基础)2、代表人物:3、主张:(1)政治:(2)经济:(3)文化:4、评价:积极:局限:(二)康、梁维新思想(19世纪90年代)1、产生背景(1)政治: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重,掀起瓜分中国狂潮(2)经济:(3)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增强(4)思想:2、代表人物及主张:(1)康有为①代表作:②主张:③影响:(2)梁启超①代表作:②主张:(3)严复主张:3、实践4、影响【夯实基础】A级1、称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要是因为A.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B.最早认识到西方洋枪洋炮的威力C.最早主张向西方学习D.最早翻译外国书籍2、右图所示著作提出的思想主张是A.物竞天择,适者生存B.师夷长技以制夷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D.驱逐鞑虏,恢复中华3、“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机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这种说法应属于A、西学东渐B、西学中源C、中体西用D、西体中用4、康有为著《新学伪经考》的主要目的在于A、彻底否定封建传统道德B、铲除封建统治的根基C、利用孔子的权威服务于变法D、为变法提供理论基础5、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吸收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的内容,其中主要的是A.民主共和思想B.三权分立学说C.君主立宪思想D.人文主义思想6、19世纪90年代,康有为维新思想的基本特点是A.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B.猛烈批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C.从学习西方科技转向宣传民主共和D.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7、19世纪末,康梁维新派救亡图存思想的核心是A.以中国伦常名教为根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B.设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C.由君主专制变为民主共和是“进化之公理”D.今日之民智……待革命以开之。8、19世纪末的中国又出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次思想运动的主要内容有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民主共和②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亡③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④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A.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9、之所以说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主要原因是A.变法有群众基础B.变法采用的是改良的形式C.变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D.维新派表现出勇于献身的精神【拓展提高】B级10、19世纪四十年代的中国出现“新思想的萌发”,“新思想”的实质是A.揭露腐败现象,呼吁革除弊端B.批判程朱理学,提倡“经世致用”C.抛弃“天朝上国”梦幻,放眼看世界D.“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1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部的“体用之争”的焦点是:A、要不要维护封建的政治制度B、要不要维护封建伦理纲常C、要不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D、要不要抵抗列强的侵略12、由19世纪60年代以前先进...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江苏省淮安中学II部高二历史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