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科质控制度1、建立健全麻醉质量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质量为生命的质控制度。2、强化质量意识,定期开展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的分析、评价或结合典型病例、差错事故等进行质量意识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素质。3、对进修医师、轮转医师和新上岗医师,必须进行岗前教育和培训,重点是医德规范和规章制度,并在实际工作中认真执行。4、按照麻醉质控要求,每月进行麻醉质控统计、分析,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的麻醉质量检查、评估,并通报全科室。5、对麻醉质量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抓紧时间调查、处理和纠正,并提出整改意见,除在科室及时贯彻执行外,并向医务处报告。真正做到问题已经查清楚,当事人已接受教训,整改措施已全面落实,思想认识已得到提高。6、提高麻醉前小结和麻醉记录单的书写质量,保证麻醉记录单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整洁性和一致性。7、科室成立质控小组,在科主任的领导下,按照质控标准,完成质量监控任务,并将麻醉质量管理作为奖金分配的重要指标。第二篇:麻醉科质控制度麻醉科质控制度麻醉科每日质控制度具体内容:1、每天安排质控员班2、质控员不具体实施麻醉3、质控员负责检查各级各类人员是否按照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实施各项工作4、质控员认真检查各级各类人员的各项工作,做好质控记录及质控交接班工作,次日晨会通报前一天质控检查情况5、科主任每月必须组织人员检查各级各类的工作质量,进行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发现问题,当日质控员负有连带责任,一同考核6、质控员对某人某项工作不按照规范执行的,可直接提出第1页共7页处罚意见,经科主任签字后实施7、质控班必检项目:①检查交接班工作、麻醉前小结及麻醉同意书完成情况,②检查麻醉实施前设备、药品准备情况及报警值的设定是否符合标准,③检查麻醉、手术前的核查工作是否做好,④检查麻醉中用药的合理性,⑤检查麻醉记录单、处方、设备登记本填写情况,⑥检查术后自控镇痛配方合理性及镇痛质量,⑦检查次日手术前访视情况,是否在排班表上签字。第三篇:麻醉科质控目标麻醉科质控目标麻醉医疗质量基本指标1、各种神经阻滞成功率≥90%;2、硬膜外阻滞成功率≥95%;3、与麻醉相关的Ⅰ、Ⅱ级医疗事故发身率≤0.08%;4、非危重病人麻醉死亡率≤0.02%;5、术前访视、术后随访率100%;6、腰麻后头痛发生率98%;9、麻醉技术操作(实施麻醉操作和术中监护)合格率100%;10、硬膜穿破发生率80%;14、医院感染率≤8%;15、成分输血率≥70%;16、年医疗事故发生率0;17、甲级病案率≥90%(无丙级病案)。麻醉科质控措施为了更好的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从而达到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管理,结合我科实际情况,制定以下质量管理方案。(一)质量管理小组:组长:科主任组员:第2页共7页上岗主治医师、护士长、医师、护士(二)管理目标:1、基础质量:(1)全科医务人员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2)加强“三基”培训,培养“三严”,努力做到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的作风。做到“三基”考核合格率100%。(3)重视对中青年医师的培训。通过对病历检查、查房、病例讨论及参加学术活动等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做到医护人员人人掌握徒手心肺复苏。(4)住院医师先进行基础轮转及相关科室轮转,为进入临床打下基础。主治医师要深入学习麻醉专业知识,了解国内外麻醉专业新进展。副主任医师要掌握国内外麻醉专业新知识、新技术、新进展,总结临床经验并积极做科研工作,提高麻醉科的专业水平。2、环节质量:(1)加强危重症病人麻醉处理。麻醉医师依据手术通知单及会诊单及时会诊,仔细查看病人。有问题及时与上级医师及有关科室协商,做到术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处理并发症。麻醉中死亡率≤0.02%。(2)重大抢救时,10分钟内到位。(3)急症手术做到及时进入手术应急状态,接到通知后10分钟内做好麻醉前准备工作。(4)加强麻醉科病历书写及处方质量管理,处方合格率≥95%。每一份麻醉病历均有麻醉前对病人的检查和麻醉后随访。要求麻醉单填写字迹工整,内容真实齐全。(5)加强院内感染的防治,对各种麻醉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