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检测试题(考试时间:40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75分)1、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古代居民饲养的“六畜”A、牛、马B、鸡、狗C、猪、羊D、兔、鸭2、中国古代的自然经济①是中国传统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②是以满足生产者本身或本经济单位需要进行生产的经济③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④带有开放性A、①③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3、对“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自足”即产品富足B、带有封建性和落后性C、生产目的不以市场贸易为主D、生产的目的首先是满足自我消费4、下列现象在纺织业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用丝做衣料②私营纺织作坊兴起③出现自由劳动力市场④棉花种植推广到闽粤地区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②④③D、①④③②5、关于我国古代冶金业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早期铜器主要是生产工具②我国较早冶炼生铁和块炼铁③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④西汉时发明了水力鼓风冶铁装置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6、唐代制瓷业已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享有盛名的瓷窑很多,其中生产青瓷的是A、越窑B、邢窑C、景德镇D、均窑7、在古代中国手工业中A、多种经营形态长期并存B、官营手工业主要供平民消费C、私营手工业主要自己消费D、家庭手工业主要供民间消费8、中原人口三次南迁的原因中最主要是因为北方A、自然灾害严重B、长期战乱C、兵役徭役繁重D、高利贷盘剥重9、会馆形成于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10、坊市界限被打破,出现夜市和早市是在A、西汉的长安B、唐代长安C、北宋开封D、元朝大都11、在我国土地所有制从国有到私有的转变中起决定性的因素是A、铁器农具的出现B、公田的大量抛荒C、各诸侯国的税制改革D、商鞅变法12、官营手工业存在严重的弊端,表现在①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②新技术容易推广③技术工艺容易失传④代表当时的最高工艺水平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3、草市的特征不包括A、远离城镇B、交通便利C、政府管理D、规划形成14、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A、牛耕的推广B、手工业的发展C、商业和城市的发展D、铁器时代的到来15、封建社会,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土地所有制的一种主要形式。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是A、“公田”转化为私田B、土地兼并C、由于军功而获赏赐土D、政府的“均田”16、有关古代货币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中国最早使用的货币是贝币②商周时期出现人造贝币③秦朝的圆形方孔“半两钱”通行全国,奠定此后2000多年中国铜钱的基本形制④北宋时期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7、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四民”是指A、工、商、士、官B、士、农、工、商C、侯、爵、工、商D、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商18、古代中国早期城市的功能一般是A、政治中心B、经济中心C、工商业中心D、宗教活动中心19、对古代中国商业影响最大的是A、统治者的商业政策B、国家的统一安定C、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水平D、纸币的推广20、在清代创制出的彩瓷种类有①、青瓷②斗彩瓷③五彩瓷④粉彩瓷⑤珐琅彩A.①②B.③④C.④⑤D.③⑤21、《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而足……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说明汉代江南的经济状况是①人烟稀少②耕作技术落后③商品交换不发达④贫富分化的程度低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D、③④22、下列有关重农抑商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自然经济的产物B、它的实行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C、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D、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而被废除23、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抑商”和“海禁”的根本目的是A、维护封建统治B、限制工商业发展C、保护农耕经济D、防范“外夷”入侵24、邓小平在一次参观文物展览时,指着一幅名画说:“我们祖先已熟知商品经济了。”这幅画应是A、《天王送子图》B、《洛神赋图》C、《清明上河图》D、《步辇图》25、“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反映的实质是A、中原人口向南迁徙B、北方人与胡人在南方战争C、南方人能说晋语D、民族融合二、材料分析题(10分)。材料一(唐朝)长安中,(苏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