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考点一走向世界大战一、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完成材料一表格内容并概括“绥靖政策”的内涵。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的表现1931年“九一八”后1935—1936年英法“纵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1936—1939年英法美对西班牙内战采取“不干涉”和“中立”政策1938年3月英法等国“平静接受”德国吞并奥地利。1938年9月二、集体安全的落空下列两张历史照片共同的主题,最恰当的是慕尼黑会议的代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A.伸张正义B.助纣为虐C.强权政治D.铸剑为犁拓展1阅读材料:右面漫画的文字部分是:“原谅我,同志,但这机会实在太诱人了。”斯大林手中握的是什么条约?此条约的签定产生了怎样的后果?考点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对比以下两幅德国地图:请回答:(1)对比以下两幅德国地图:两图表明二战全面爆发前,德国的版图发生了许多变化。(1)两图表明二战全面爆发前,德国的版图发生了许多变化。结合有关历史事实,概括说明为什么能够发生这些变化?(4分)(2)德意志帝国首相俾斯麦曾说:“我们位于欧洲中部。我们至少有三条会遭到进攻的战线。”面对这种情况,德国在发动两次世界大战时,有什么共同的做法?为什么?(4分)(3)作为德国的近邻,法国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1919~1939年间)是如何保证自身安全的?(4分)(4)结合政治常识和历史经验,说明应如何处理邻国之间的相互关系?(3分)答案(1)①《凡尔赛和约》对德国领土的处理,激起德国人民的民族复仇情绪。②希特勒在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疯狂扩军备战,积累巨大力量。③法西斯德国采取一系列的外交讹诈,以达到扩充领土的目的。④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客观上有利于德国的扩张。(2)做法:先集中力量打败西线的国家,再进行其他战线的作战。原因:避免东西两线作战。(4分)(3)构筑马奇诺防线;推行绥靖政策;极力削弱德国;在欧洲大陆上孤立德国。(4分)(4)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要积极使国际关系向和平方向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应当建立在平等和睦的基础上;任何敌对和挑衅,都有害于两国关系(3分)《选修课图说历史(二战)》2——轴心国的进攻阶段一、德国入侵波兰1.时间:年9月1日,德军向波兰大举进攻。2.影响:9月3日,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3.过程及结果:波兰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波军,被分散在漫长的国境线上,缺乏纵深防御;波军的装备十分落后,坦克和飞机的数量、质量无法和德国相比。德军在战争中使用了所谓“”的新战术,英法对德宣战后,并未在西线对德军发动大规模进攻。华沙于9月底沦陷。趁机向西扩展疆域,占领了波兰东部地区。【真题演练1】“英国不想为捷克牺牲一兵一卒,英国同意任何合理的解决办法,只要不用武力。”下列哪一事件体现了这一主张A.《慕尼黑协定》的签署B.《凡尔赛和约》的签订C.《四国条约》的签订D.《大西洋宪章》的发布二、法国的沦陷1.北欧战役:德军先于1940年4月攻占北欧的、。2.西欧战役:1940年5月,德军在西线首先对、发动进攻,此后突破,渡过默兹河,绕过,进入辽阔的法兰西平原,兵锋直指英吉利海峡,将英法联军主力围困于法国东北的,英国海军动用几千艘各类船只,冒着德军的轰炸和炮击,将33万多名联军官兵撤到英国,为以后的反攻保存了实力。3.法国败亡:年6月,德军对法国发动总攻,也趁火打劫,对法国宣战。6月22日,法国投降。包括巴黎在内的法国北部由德国占领,南部由组织的法国傀儡政府统治,政府设在维希。然而法国人民并未屈服,国防部副部长将军在英国组织“自由法国”运动,继续高举反法西斯的战斗旗帜。(法国败降是其长期以来推行绥靖政策的必然恶果。)【真题演练2】二战全面爆发后,法国在德军进攻下迅速沦亡。其原因包括①法军迷信阵地战,忽视航空兵和装甲兵作用②德军突破阿登山区,绕过马其诺防线进行攻击③意大利趁火打劫④英、法等国总兵力在西线少于德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三、不列颠之战1.背景:德军的西线进攻,宣告英法长期推行的政策的破产;1940年5月,出任英国首相,拒绝了希特勒发出的劝降诱饵,领导英国单独同德国作战。2.过程:1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