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第7课古罗马的政治与法律1.罗马实行贵族共和制时期,罗马的决策机构是()A.执政官B.公民大会C.元老院D.保民官解析:最高机构是元老院。答案:C2.决定罗马共和国走向帝制的因素是()A.屋大维热衷于专制独裁B.《查士丁尼法典》的制定C.统一大帝国的需要D.镇压奴隶起义的需要解析:随着罗马共和国的对外扩张,地域迅速扩大,成为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阶级关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帝国内部的阶级矛盾加剧,共和国已不能适应帝国统治的需要,必然要被军事独裁政权或帝制代替。答案:C3.“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二条)以上规定反映的实质是()A.《十二铜表法》十分严酷野蛮B.极力维护私有财产C.此法典保护了雅典人民的利益D.重视良好道德培养解析:行窃即可被杀死,可见侵犯私人财产被看作罪大恶极,表现了《十二铜表法》极力维护私有财产。答案:B4.古代罗马构建和谐社会主要是通过()A.树立皇帝的权威B.宣扬人文主义思想C.制定较为完备的法律D.传播基督教教义解析:古罗马主要是通过法律来维系统治的。答案:C5.罗马法规定:当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诉讼,法庭即不予受理;一个人除非被判有罪,否则即是无罪之人;一个被控有罪的人,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法官审判应重证据等。这些规定后来成为现代法治的重要原则。下列各项中,符合上述规定的是()A.法庭立案与否皆取决于案情B.被告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无罪C.被告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辩护D.证据是法官判案的唯一依据解析:A选项与题干中的“当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诉讼,法庭即不予受理”不符;C选项与题干中的“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不符;D选项与“法官审判应重证据”不符,C、D的表述都过于绝对。答案:B6.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阴不至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在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如为适婚人,则处死以祭谷神;如为未适婚人,则由长官酌情鞭打,并处以赔偿双倍于损害的罚金。”材料二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罗马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制定了解决各类债务纠纷时适应的条款,而且特别明晰地规定了契约的各种形式,以及契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材料三“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特别是其中关于动产的那一部分)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1)根据材料一,概括《十二铜表法》的特点。(2)简要说明“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罗马法的一项重要内容”的原因。(3)根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罗马法的历史作用及其影响。解析:本题考查罗马法的内容和影响,试题提供了大量的材料,设置了新的知识情景,回答时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1)题,注意不要单纯提取信息,要对这些信息的特点进行分析概括;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第(3)题,结合课本知识综合回答其作用与影响。答案:(1)条文内容明晰;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有过去习惯法的痕迹。(2)罗马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经济问题复杂多样;随着扩张和版图的扩大,罗马公民与非公民的矛盾上升,财产纠纷增多。(3)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稳固了帝国的统治。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罗马法的影响还涉及亚洲,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中国清末和民国时期都受罗马法的影响。罗马法中蕴含的公民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和民族的永恒价值。1.对下图所示法律文献的表述,正确的是()A.保障了雅典的民主制B.标志着罗马法的诞生C.主要是为了维护平民的利益D.是罗马的基本法,标志着罗马法的成熟解析:图片是十二铜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