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天早期中国的政治制度高考频度:★★★☆☆难易程度:★★★☆☆(2018年4月浙江省选考)有学者在研究中国早期国家时注意到: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这表明A.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B.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C.以分封制构架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D.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参考答案】D点睛:概念学习和理解是历史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有些题目就是在偷换概念,考生如果不是很熟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很难做对,在考题选项设计中的偷换概念中导致理解失误而丢分。还有的题涉及的是几个概念的区分和准确理解,只有把握每个概念的具体含义才可以,这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就深入理解才能做对。这一题实际上是考查分封制的概念理解及其阶段特征。【解题必备】一、夏、商政治制度1.王位世袭制:王位有时父子相传,有时兄终弟及。2.王权特点:国家大事通过占卜来决定,王权具有神秘色彩。3.行政管理制度(1)中央:设相、卿士等,掌管政务。(2)地方:封侯和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二、西周的分封制1.背景: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2.目的:巩固周王室的统治。3.内容(1)对象:周王把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2)义务:诸侯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3)权利: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实行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4)封国:鲁、齐、燕、卫、宋、晋等。4.影响(1)积极影响①前期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稳定了当时的政治秩序,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②传播了周文化,有利于形成统一的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消极影响:后期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随着实力的变化,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现象,周天子的权威逐渐被削弱。5.瓦解: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周王室衰落,分封制遭到破坏。三、西周的宗法制1.含义: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2.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3.内容(1)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最大的特点)(2)确立严格的大宗和小宗体系,周王王位由嫡长子继承,为大宗;其他儿子分封为诸侯,诸侯相对于天子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领地内却是大宗;诸侯与卿大夫、卿大夫与士的关系依此类推;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4.作用(1)有利于凝聚亲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2)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关系,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5.深远影响(1)利:形成尊宗敬祖、尊老爱幼的浓厚亲情观,有利于社会安定和民族凝聚力的形成。(2)弊:导致特权思想严重,等级制度森严;人们崇尚权威,家长制盛行,缺乏反抗精神;裙带作风盛行,不利于民主法制的发展。四、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礼乐制度是以乐从属礼的制度。以“礼”来区别宗法远近、等级秩序,同时又以“乐”来和同共融“礼”的等级秩序。在统治阶级内部所设定的等级具体表现为“天子八佾,诸公六,诸侯四”。按周礼,天子的舞队用八佾(即六十四人),诸公六佾,诸侯四佾,士二佾,这给人们灌输了君权至上的等级秩序思想。它是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是维护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工具。夏启讨伐有扈氏时说自己是“恭行天罚”。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予畏上帝,不敢不征”。盘庚迁都时对众人说:“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这说明夏商周时期A.统治较为稳定B.政权更迭频繁C.王权具有神秘色彩D.各项制度尚不健全在传统中国家庭中,晚辈对长辈不能直呼其名,否则会被视为大不敬;同辈的兄弟姐妹一般也不以名字称呼兄姐,否则会被视为没有家教,而要根据顺序用亲属称谓来称呼。宗法制的深远影响由此可见一斑。先秦宗法制A.固化了爱有差等的秩序社会B.孕育了家国天下的文化情怀C.凝聚了多元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