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交换批改,黑板展示,集中点评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玉泉二中作者姓名:聂战江2011、05题目:小组合作,交换批改,黑板展示,集中点评,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一、问题提出的背景:现在的中学生对作文头痛是公认的事,有的错字连篇,有的文句不通,有的结构混乱、文不对题、无病呻吟,还有的老是写成流水账,教育创新金点子案例读来味同嚼蜡,无滋无味。而对于老师的评语,相当一部分学生看后一笑了之,引不起足够的重视,所以作文水平一直得不到提高。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怎样指导学生轻松的驾驭语言,按照要求写出货真价实、拍手叫好的优秀作文来,是作文教学中教师们面临的一大难题。二、问题剖析:学生日常的积累,教师写作时的指导,都很重要,但还有至关重要的一环,那就是作文的批改。一篇文章完成的过程,应该包括落笔前的酝酿,动笔时的推敲和成文后的修改。修改作文其实是对作者写作思路的一次再整理:即从文章的立意、材料的增删、布局谋篇、遣词造句及至标点符号的使用等方面,进行全面斟词审核力求精益求精。传统教学中“写作文是学生的事,评作文是老师的事”的想法和作法,丢掉了写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片面的,忽视了学生自身的参与,也就失去了一次锻炼和提高的机会。“文章是改出来的”,这句在我们口头流传了若干年的话,确实有一定的道理。现在《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勤于修改的习惯和自我修改相互评改的能力,这无疑是写作教学上的一项有益的改革措施,也是作文发展的必然方向。三、采取的措施:针对以上问题,我让学生互相进行评改,这种互相批改是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的。所谓的小组合作不再是以前的那种四人小组,而是把全班五十个学生按照优良中差进行合理的搭配,分成了八个学习小组,小组成员把桌子拉在一起,互相对着头围在一起进行合作学习,这样便于问题的解决和学习成绩的提高,评价这个小组的优劣是以该组成员回答问题的次数和正确率进行加分得出来的,这为作文的互批互改提供了便利的基础。1、在时间上我是这样安排的:提前一周公布下周作文题目,便于学生搜集素材,搜集的相关素材事先写在预习本上;作文课的第一节和第二节的前十分钟为学生自由写作时间,中间二十分钟为学生互相批改时间,最后十五分钟是集体批改时间。2、在批改上我主要采取以下方式:⑴每个学生至少批阅两个同学的作文,写下不少于二十个字的评语。也就是说,每个学生的作文至少有两个同学批阅过。而对批阅,我是分以下几步走的:第一步先找出错别字(为了准确,要求学生必须带字典),不恰当的标点符号(可互相讨论),不通顺的句子用直线划出来(最好能改正),认为优美或精彩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来(说说该句子好在哪里);第二步,把找出来的错别字和不通顺的句子写在黑板上,格式是左边写错别字或不通顺的句子,中间一道横线,右边是改正的字句,并且注明是哪个同学写错的,谁改正的,每找出一个错别字加1分,每修改一个不通顺的句子加2分,能分析出好句子好在哪里的,加2分;第三步,对文章的立意、选材、结构、语言、修辞手法等进行点评,提出自己合理的建议。⑵在评改结束后,有一个环节至关重要,也可以说是整个评改中最关键的一步,那就是重写——根据同学、老师提出的建议,再写一遍,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增补、删减,也可以打破原来的框子重新进行组织材料,重新安排文章的结构,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实效。如果不马上趁热打铁再写一遍,同学和老师提的意见很快就烟消云散,脑中形成的意识和观念就得不到强化和巩固,评改也就前功尽弃,失去了应有的意义。重写当天晚上必须完成,第二天一早上交。⑶每次学生批改完了之后,我都进行检查,防止有个别学生不负责任,不认真,或者流于形式。对批改认真的学生提出表扬,对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激励和监督。3、在学生评改中,我的任务是:⑴巡回督促、检查学生的批改情况,遇见学生拿不准的,讨论又得不出正确答案的,及时给予解答;⑵对黑板上学生展示的错别字、不规范字进行点评,提醒学生注意,并让写错的学生上黑板每个写五遍;⑶在最后的十五分钟的时间里,选出三篇典型的作文(...